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明高宗:朱祁镇二世 > 第64章 关于海禁

第64章 关于海禁(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末世天灾,小萝莉囤百亿物资躺赢  霍格沃茨的非工业糖精  豪门千金她是个混子  在女尊世界成了香饽饽  重生在工厂,开局都是女同事  律政娇妻,晚上好  西游,开局神话法,你却当曹贼  重生60年代好生活  崩坏:就你天天穿越啊?  我富可敌国 

正统二年虽然皇上一直在关注西南的战事,但是他的眼睛却一直盯着闽浙东边的大海。

征收完了秋税之后,朱祁镇下令。从正统三年正月开始,南方直隶、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广和四川七省开始全面执行两税制度。至此白银重登舞台,将成为了大明最最重要的一种流通货币。

由于浙江、福建这些产银省有着源源不断的白银资源,走私贸易也开始变得愈加疯狂。特别是出口的商品,原来仅限于浙江、福建出口一些茶叶和丝绸,到现在已经波及到了南直隶、江西、湖广一带,商品也增加了绸缎、瓷器、各种工艺品等。

自从朱祁镇有了解除海禁的想法,对东南情势的关注度就急速上升。王振所控制的锦衣卫,每年都会派遣数批人员前去闽浙调查、收集情报。沿海各大船队都安插了朝廷的暗桩。朱祁镇现在就在等一个机会,一旦时机成熟,解除这种官方专营的海外进出口贸易势在必行。

九月的时候,皇上收到了前线的战报。明军在盈江一战击溃了孟养军,朱祁镇悬着的那颗心终于落地了,这时候解除海禁这个更重要的政务也就提上日程了。

现在的情况是:皇祖母反对,内阁不置可否。而内阁的首辅杨荣正是最关键的一枚棋子。因为杨荣是福建人。作为一个闽海系的官员,他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大明开关的成功与否。所以杨荣的态度非常关键!非常关键!非常关键!

既然写到了这里,那就要详细讲解一下关于海禁这件事上面,各方势力的博弈。

明朝的海禁源于朱元璋,他当时面对着张士诚、方国珍残部余孽从海上发起的进攻,而选择的一种反击手段。站在上帝视角,我们不得不说朱老大的格局太小,但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海禁却是当时他能想到的最佳手段。

在朱元璋的认知里解决政治上的问题,必须从政治的角度来考虑。他浅薄的小脑瓜不知道的是,有时候要想解决政治问题,也是可以采用经济手段的。

我们要明白海禁不是闭关锁国,自我孤立。海禁禁的是民间贸易,官方的贸易一直存在,无论是郑和下西洋还是明朝官方的勘和贸易。这只是贸易形势发生了变化。简单说海禁就是把一种自由式的民间贸易,转化成了一种官营的垄断贸易。

朱元璋高估的是自己的行政能力,或者说是低估了沿海百姓的求生希望。他以为自己玩的是帝国时代,把农民一框选,然后点一下鼠标右键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是他喊破喉咙也没人听他的。

这是朱老大的迷之自信带来的悲哀。

到了朱老四,海禁的情况又变了。郑和下西洋,于公于私对大明帝国都是有益无害的事情,但是这个时候文官集团却又跳了出来,千方百计的阻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从海禁中获得最大利益的受益者就是文官集团。对!这样一个不利国家不利百姓的政策,却是这群从小读圣贤书长大,励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们最拥护的政策。

海外贸易作为一块巨大的蛋糕,明代商人阶级早就对这块蛋糕垂涎欲滴。但是自从海禁之后,海外贸易产生的超额利润完全垄断在国家手中,商人们心里如火烧爪挠一般,看得眼馋却可望而不可即。

这时候,作为商人的利益代言人,文官集团就出场了。他们自然是要终止下西洋这种国家垄断的海外贸易行为的。

下西洋被终止的传统解释是因其耗费国力太大,得不偿失。众口一词,几成定论。这里我不得不插一句,要知道现留存的各种文史记录,无论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都出于士人阶级之手。这是他们的发声平台,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原始求生:兑换系统,从零建帝国 三国:我的季汉帝国 抗战:我连长,你让我当主力军? 兵仙归来:重塑大秦 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 大秦:让你摸玉玺,你却摸女人? 南宋末年:帮助吕文焕守襄阳 红楼之天命让我当皇帝 三国召唤之西凉崛起 大唐:偷看日记,李二破防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