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皇上动摇了(2 / 2)
朱祁镇看到沈王这声泪俱下的样子,都差一点笑出声来,用大脚趾想都想的到这沈王是在栽赃陷害。沈王哪知道朱祁镇是开了挂的,你沈王前世今生是个什么鸟样,朱祁镇还不知道。曹鼐在上一世可是跟着皇上共赴国难的首辅,在土木堡,蒙古人刀架在脖子上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壮士。
竟然栽赃曹鼐贪末灾民救济粮,这沈王的措辞真是假得如真包换。
本来朱祁镇还顾忌着亲戚情谊,想方设法的包容宽恕这帮皇亲国戚。现在可好,这帮人不但不记情,反过来还要从自己身上薅羊毛。现在看来,这帮皇上极力维护的“亲人”,在自私这件事上,发挥一如既往的稳定。
大明朝只是我朱祁镇的吗?大明朝要是亡了,你们这帮藩王又能有什么样的好结果呢?国家处在危难的时刻,让你们这帮藩王搭把手帮帮忙都不愿意。不愿帮忙也就罢了,还要阻止朝廷忠直官员赈灾,就因为赈灾损害到了你们的小小利益。
看来不够心狠手辣,怎配江山如画啊!朱祁镇虽然是永乐的子孙,但是此时此刻的他,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建文的苦衷。朱允炆就是手不够黑啊。
各位藩王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大聪明兄弟沈王,已经用他的自私贪婪点燃了朱祁镇内心的怒火。都是朱家兄弟,既然皇上有事你们不帮忙,那就怪不得皇上掀桌子了。不得不说,大聪明沈王这也算坏心办好事了。
要么金钱上挨一刀,要么物理上挨一刀,朱祁镇现在要考虑的是这把刀怎么砍了。结果没过两天,火上浇油的奏疏到了。曹鼐的“游历山西纪实文学”最新更新的一篇“潞安行”送到了朱祁镇的案前。
里面曹鼐详尽的记载了,他从太原到潞安沿途的所见所闻,还有他在太原、潞安参加的那些奢靡宴会。当然,各位皇亲国戚、高官豪强送自己的礼物名录也全都附在了这封奏疏上。曹鼐就是要让皇上看看:这些人宁愿贿赂朝廷官员,也不愿意帮朝廷分忧解难。
朱祁镇是越看越生气,这沈王不是三天两头的上奏想来京城吗?那朕就让他来。
曹鼐在宴会上怼完潞安的达官贵人之后,第二天依然前往府台衙门办公,继续指挥督促下官们救助灾民。济农仓和预备仓的粮食不够,那就直接打开潞安的官库赈灾。
潞安府从知府到小吏都老老实实的听从曹鼐的调遣,毕竟敢在沈王的宴会上怒怼众人,这份威严谁也不敢造次了。很快闹灾最严重的潞安府,就平静了下来。灾民们算是都保住了性命,接下来就是等待着朝廷的进一步安排了。
其实潞安的这些官员表面上唯唯诺诺,背地里都摆上了小板凳,等着看,沈王是如何收拾这个狐假虎威的小侍郎。
果然,很快皇上的诏书就到了:召沈王朱佶焞进京。
你不是这么想来吗?那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