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给秦淮茹农转非(2 / 2)
“没事,过一阵就好了,实在不行让柱子给你弄点红花油抹抹……”
李平安给何雨柱使着眼色,这么好的机会可别错过,他已经看出两人都有意思,推波助澜一下。
何雨柱虽算不上他精明,不过也不是感情白痴,自然能听得出话里的意思,于是连忙应道:
“正好我家里就有,下班你跟我回去,我给你拿!”
“嗯!”
刘岚眼中闪过一道羞色,俏脸微微泛红。
见对方答应,何雨柱心里嘀咕着去哪弄红花油,他家以前有一瓶红花油,只不过用完了。
实在不行去二大爷家问问,他家经常打孩子,这玩意应该备着。
……
送走两人,李平安把枪还回库房。
刚回到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稳,就听到有人敲门进来。
“李副科长,这是您这个月的工资和补贴,您看看有没有问题?”
李平安看着来人,正是厂里的出纳,接过工资条看了一眼直接签名。
“这事你们是专业的,肯定不会出错。”
等到对方离开,李平安打开信封,一沓钱和票整齐的排列着。
作为保卫科副科长,他属于行政级别中的18级副科级。
工资是87.6元,加上出差补助12块钱,达到了99.6元。
这在四合院里绝对是工资最高的!
相比于钱,票在这个时期是最重要的。
票证年代,只有城市户口的人能分到粮票,农民是没有粮票的。
农民要在城里临时干活还得自己带饭,要是在城里长期工作,得从户口所在地的粮所转粮食,通过粮本在工作单位买饭票领饭吃。
成年人粮食定量每月平均30市斤左右,凭粮食供应本领取。
副食品(猪肉、牛羊肉、鲜蛋、红白糖、粉丝、糕点、食用碱等)也是凭票领取。
逢年过节时,政府给每户/人增加一些香油、鱼类的供应,并提供一些烟酒及瓜子花生之类的节日食品。
相比城市,农村的食品供应则更是紧张。
实行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后,人们的劳动热情受到抑制,生产力下降,粮食产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这时候倡导的“过黄河,跨长江”,分别指向的是亩产500斤和800斤的目标,这仅是后世我国粮食每亩产量的一少半。
粮食产量低,还要保证城镇居民供应和工业及军队用粮,留给农民自己的口粮少得可怜。
正常年份,农村人口的全年人均口粮大约在300市斤左右。
按照80%的出粮率计算,那时农民每年仅能吃到200多斤粮食,平均每天不足一市斤。
遇到自然灾害,农村人只能靠糠菜过日子,甚至外出逃荒要饭。
“看来自家媳妇的户口得早点解决了,还得让老丈人家多屯点粮食……”
李平安寻思道。
秦淮茹自从嫁到城里,户口一直是农村户口,但想到几十年后城乡各方面的差距,他觉得很有必要。
这时期的“农转非”手续繁杂,当下有几条途径:
一是通过考学。考上大学就能转户口。
二是招工。前提是村和乡县政府放你出来。
还有最后一条途径。就是先调到农场工作一段时间,再从农场开始调到城里所需的工作单位。
而对于李平安来说,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他的人脉,给秦淮茹找个城里工作,借此转成城市户口。
“看来还得麻烦一下街道办主任张大姐了!”
自从救人事件后,两家一直没停止来往,逢年过节还走亲戚。
在知道李平安成为保卫科副科长,两家关系愈发亲密。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