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面见太子朱标(2 / 2)
朱桂笑呵呵的,对朱允炆的僭越一点不悦都没有:“我是华夏之民,自然忠于大明。
更不会为了自己的野心与朝廷对抗,我也从未有率军杀回来的心思,能将我的远北打理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百姓是无辜的,我不会为了自己的野心最后搞得生灵涂炭。”
朱标有些意动:“说得好,百姓是无辜的,不应该为了自己的野心,搞得生灵涂炭。”
朱桂继续道:“但你们让我放弃远北,回到京城来,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因为没有人比我更在乎这块土地,一旦我离开,这块土地大概率会被当地土着不断蚕食,最终当朝廷觉得统治成本远远高于收益的时候,也就会自动放弃了。
那是多么广大的土地啊!
我今天拥有让朝廷忌惮的力量,不正是这块土地所造就的吗?
然而,华夏数千年来,从未把这块土地真正当过一回事儿!
当一个人随时面临被抛弃的时候,是不可能把即将抛弃他的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的,唯有不离不弃,才能换来真正的不离不弃!”
唯有不离不弃,才能换来真正的不离不弃……朱标略略皱眉!
身为太子的他,甚至无法对朱桂进行反驳!
中央王朝,真的会对远北不离不弃吗?
显然是不能的!
更更何况现在录取的进士,又大多是江南的士子。
不要说经营远北了,现在朱元璋有意想将都城迁到黄河一线的洛阳,都已经造成很大阻力。
而这样的情况似乎已经不可逆转!
为什么呢?
这还要从最初说起,最初元末的战乱北方远远重于南方,相对而言江南一带受到的波及很小。
所以当时朝廷一开科举,几乎被录取的都是江南人。
那之后战乱平息了,各地为什么没有追上江南?
原因很简单,先几批录取的都是江南人,这就造成今后他们的知识和文化的垄断。
毕竟之后新出的试卷,判卷的老师,还有在地方传播学问的老师都是这一批人。
所以大明几百年的历史当中,朝廷大员将会出现被江南士子垄断的局面。
而江南士子的利益大多在江南,对北方的关切程度不高,更何况是远北那苦寒之地,在他们心中甚至是可以随时放弃的存在。
正如朱桂所说,如果远北这块地有收益,这些人不会有什么反应。
一旦这块地入不敷出,远北必然渐渐会被这些大臣给放弃!
而实际历史上也是如此,当年明宣宗放弃努尔干都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朝廷大臣们认为劳民伤财。
朱标试探着询问:“倘若朝廷上下一心,从君到臣都很在乎远北这块土地,绝不会放弃,不知吾弟可愿意放权?”
朱桂道:“倘若朝廷上下君臣一心,都很在乎这块土地,把这块土地真正当作自己的领土来经营。
那么,臣弟自然愿意放权!
只需朝廷允许臣第携带百万人口,去海外开发新大陆即可!
那时,我为海外华夏之主,皇兄为神州华夏之主!”
“海外和神州?”朱标有些诧异。
朱桂道:“是的皇兄,这天下很大,无主的膏腴之地也很多。
如若我等不去开发,迟早要被别人捡了便宜。
所以若如皇兄所说,朝廷上下一心,真正将远北这块土地当成自己真正意义的领土来开发,臣弟愿意将其拱手相让,全部交给朝廷打理。
而我自己,将会率领大众去开拓那海外之地。
然而,皇兄认为现在的朝廷,日后真的会为这块土地真正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吗?
恐怕,华夏数千年来,中原王朝也没有真正大力投入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