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东北抗战 之 排兵布阵(2 / 2)
肖耀南亲自带队前去加固、修整被炸得差不多的最前沿工事,重点对第一、第二道战壕进行了修复,同时进行加宽、加深的作业,第三道战壕也进行了一些改造,修建了一些暗堡。
肖耀南带人一直忙到凌晨三点多,才算把工事全部整理完毕,他又让人把刚做好的几个木牌钉在第三道战壕后面,上面是他写的两行字。
肖耀南第一条战壕、第三条战壕里,总共留下了不到两个连的兵力,这些官兵都有防毒面具,肖耀南判断,只要风向允许,日军明天肯定是一上来就使用毒气弹,因为早上有雾气、湿气大,毒气不容易消散。
吉林战场,目前预计会有三处战场。
首先是张作相率领的11个地方保安团,约两万人包围着吉林市,城内是东条英机率领的五千多日军,由于这支日军部队缺乏重武器,所以张作相把部队抵近护城河修筑了一道封锁线,日军两次试图突围,可一次从城门冲出来的日军有限,两次突围,除了扔下五十多具尸体、日军没给中国军队造成什么大的损失,所以这些保安团的士气更加高涨了。
其次就是日军的主攻方向四平,日军第五、第八两个师团已经逼近四平,最迟也会在明天中午抵达四平外围防线,李景林的主力就是吉林边防军三万多人,另有由吉林、黑龙江保安团和逃到吉林的辽宁边防军,临时编成的4个混成旅约两万人,兵力比进攻的日军略多,但装备实在是无法与日军相比,这就是吴佩孚不让李景林死守四平的原因。
马占山率领黑龙江边防军一个师、外加三个三省保安团组成的混成旅、约3万人,目前主力驻守在辽源、掩护四平侧翼,另外在东辽河北岸构筑了一道防线,随时准备接应从四平撤回来的李景林所部,李景林率部撤过东辽河后,在长岭、松原再构筑两道防线,接应马占山部完成迟滞日军进攻任务后后撤。
按照吴佩孚的计划,李景林、马占山两部,最后都退守哈尔滨,沿着松花江与日军对峙。
由于从沈阳至辽源全是山路,日寇从这个方向进攻的可能性极小,所以,马占山所部算是吉林战场的总预备队。
第三战场在辉南、或是磬石,日军第20师团目前在梅河口,北上直扑吉林市的企图很明显,谢珂率领的是黑龙江边防军两个师,一个是他的黑龙江边防军第一师、驻守磬石,另一个是井玉泉的黑龙江边防军第三师、驻守辉南。
当初谢珂提出扩军计划,马占山由于黑龙江财政紧张不给番号,谢珂就偷偷把补充兵团扩充为旅,后来招兵太多,补充兵旅比他的边防军第一师人数都多,实在是养不起了,这才跟马占山摊牌,马占山故意找张学良“告状”,张学良当然要维护自己的义兄,由奉天兵工厂给谢珂补足所需武器,还给了一笔钱。
所以,谢珂的黑龙江边防军第一师足有三万多人、比定威军的一个军还多几千人。
井玉泉赶紧有样学样,开始扩充他的补充兵团,马占山、张学良已经有经验了,直接让井玉泉把补充兵团扩编为一个独立旅,还好心的给了一个加强旅、6800人的编制,所以井玉泉的第三师也有将近两万人。
整个东北战场,只有这里,中国军队有较大优势,不仅是兵力有优势,武器也与日军在半斤八两之间,最关键的是,这两个师的基干部队都参加过上次东北抗战,有过战胜日军的经历,这是很难得的心理优势,对士气鼓舞很大。
反观日军第20师团,它是日本为了驻守朝鲜而专门组建的守备师团,兵员主要来源于东京都及长野县,虽然名义上也算“常设”师团,但它成立之初就不是为大规模野战准备的,装备勉强优于乙种师团,还并不是数量多多少,仅仅是多了几门100mm野战炮而已。
第20师团的战斗力,可以从他们与姚忠琪率领的背廆营朝鲜大队、对外宣称“高丽复国军”的几次战斗就能看出来,将近两万人的第20师团,两次到北部山区扫荡,不仅没消灭背廆营朝鲜大队,反而由于轻敌,被背廆营朝鲜大队用游击战全歼了一个中队,击溃、歼灭小队规模日军的胜仗也有好几次。
再加上定威军第一军骑兵旅驻守在双辽,也隶属李景林统辖,东北边防军在吉林的总兵力为16万,相较赤峰、兴城战场,吉林战场总体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当然,此时的吴佩孚并不知道日军采取的是三路进击的战术,吴佩孚最担心的还是日军会在兴城拖住一半的定威军,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进攻吉林、或是赤峰。
一旦赤峰有失,吉林、黑龙江孤悬北面,很难独自坚持长时间抗战的。
同样,假如日军全力进攻吉林,就算不能短时间占领吉林、消灭东北边防军,日军只要分兵进攻双辽,定威军骑兵旅就只能撤走,这一路日军就能调头南下,与朝阳方面的日军从东、北两个方向夹击赤峰,甚至是从西面绕过赤峰,直接向热河推进,占领承德,将西路定威军反包围在赤峰地区。
这两种局面都是要尽全力避免的,但现在敌情不明,吴佩孚手上仅有的机动兵力也不知道怎么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