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没娶林二丫,后悔了吧?(1 / 2)
村里人看到林娇娥和慕瞻云坐着驴车回来,而且驴车上还堆着不少吃的用的,少不了投来惊讶的目光。
“二丫,租的驴车啊?新的呢。”
“我买的。”林娇娥拍拍驴子背。
村民们更加羡慕了。
冯水生的小娘冯杨氏看到了,嫉妒羡慕得心里直冒酸水。
她一脸堆笑走过去,“二丫,买了驴子车啊?对了,有空来我家坐坐啊?”
说话间,眼神鄙夷地看一眼慕瞻云。
林娇娥淡淡笑了笑,“不了,家里在修房子,我得早点回去看着。”
她扬了扬鞭子,轻轻抽了下驴子背,驴子接着往前走去。
很快就走远了。
有认得冯杨氏的妇人路过,看到冯杨氏,拦着她笑着说,“冯家的,你以前不是很嫌弃林家二房的二丫头吗?说她又胖又傻吃得又多,不准水生跟她来往,怎么现在倒上赶着跟她说话起来了?”
另一个妇人也笑着道,“冯杨氏,你莫不是看上二丫的驴车了吧?”
冯杨氏瞪眼,“放屁,老娘家也买得起驴车,过几天我也买去。”
头一个说话的妇人又笑道,“可惜啊,你再怎么讨好二丫,二丫也不会理你了,她都嫁人了,看看她那夫婿,长得多俊呀,跟那画上的神仙似的,哦,对了,还是个大夫呢。”
冯杨氏撇撇唇,“那上门女婿长得瘦瘦弱弱的,说不定活不久呢。嫁人就该嫁我家水生那样壮实的后生,这个二丫,迟早会后悔的。”
她横了二人一眼,扭身走开了。
两个妇人看着她的背影笑了起来,“这是后悔了吧?死鸭子嘴硬不肯承认呢。”
.
林娇娥他们回了家。
在门口玩耍的林小安,看到他们回来,惊讶地跑上前,“二姐,二姐夫,水生哥说你们买了驴子,我还不相信呢,你们真的买了驴子啊?”
“喜欢不?今后咱们不必走路出门了,可以坐驴子车。”林娇娥笑着摸摸小安的头。
三妮儿和林二娘子听到他们的说话声,一起走了出来。
“这花了多少钱?”林二娘子摸摸驴子背,又是惊喜又是发愁。
“岳母不必担心,我最近又赚了些银两。”慕瞻云微笑说。
“好好好,好样的,快进来吧。”林二娘子激动得揉眼睛。
真不敢想象啊,她家不光有钱修缮屋子,还有钱买了驴子车。
不得不说,这个女婿是个福气人,自打他上门,家里的日子是蒸蒸日上。
一家子热热闹闹地搬着驴车上的物品,几个住得近的邻居们,听到这边的欢笑声,都走了过来。
因为村里能买得起牲口的人家不多。
大家都想今后借一借林娇娥家的驴车,便热情地上前帮忙。
“林家二婶,你家有了驴子车,以后我们家可以搭乘你们家的车上集市了,你不会嫌弃我们吧?”一个妇人笑着说。
“林二嫂,我要去集市买米,你们家哪天去集市?走的时候喊我一声。”一个汉子帮着扛了大米放在屋里,走回来笑着说。
又有个阿婆,将一筐子热馍馍递给三妮和小安,“刚做的,热乎着呢,我们家孙儿小宝吃了三个了,你们也尝尝?”
几个邻居们,虽然以前嫌弃林二娘子穷,没有什么来往,但也没有怎么给林二娘子家添麻烦。
想着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林二娘子便答应了,“都是乡里乡亲的,好说好说。”
林娇娥这时说道,“我们家的驴车,你们随便坐,我收的价钱不贵,和牛伯家的牛车一样,只要我在家,你们都可以来找我。”
言外之意,他们家驴车不是免费的。
邻居们有些失望。
但想着,牛伯家的牛车总是借不到,到时候,还是得借林二家的,他们便也没有什么计较了,一起笑了笑,夸着林二娘子和林娇娥大方好说话。
邻居们说了会儿话,各自回去了。
林二娘子带着孩子们整理买回的物品,分门别类各归各处。
林娇娥则和慕瞻云去查看屋子的修缮情况。
刚才搬东西的时候,林二娘子说,这几天罗瓦匠都有带徒弟过来修整屋子,今天上午罗瓦匠有事,没有来,但下午会过来。
林娇娥看到,她原先那间卧房的后半间已经砌上了墙壁,屋顶的瓦片也重新盖上了。
如今还要修缮的是屋里墙壁的粉刷,和几扇窗户的修整。
家里所有窗户,前两年就破了。
为了挡夜猫钻进来,林二娘子寻了些木板将窗子订死了。
牢固是牢固,却不好看。
因为不通风,夏天的屋子里总散着一股子霉味,且十分的闷热。
装好窗子,订上细的窗格子,再在里面贴上细窗纱,既好看,又防夜猫,还能防蚊子。
林二娘子整理好了物品,走来和林娇娥说话,“二丫,你们好几天没有回来,集市上的医馆生意怎样?”
林娇娥笑着道,“每天来的人不多,只有几个人,但来看过病的,都在夸五郎的医术好,价钱公道。”
林二娘子说,“刚开张的医馆,大家还不知晓他的本事,所以前去找他看病的人不多,时间长了,去的人自然多了。比如陈老大夫,给人看了四五十年的病,这附近几个村的人,都知晓他的医术,很多人慕名找他呢。”
这话倒是真的,林娇娥点头赞同。
林二娘子看一眼前方,和小安说话的慕瞻云,拉着林娇娥的手,又小声说,“二丫,我看啊,你们干脆住到集市上好了,你的这间卧房,我将来整理整理,给小安住。他也大了,都五岁多了,得分房睡了。”
“娘,你们三人住村里,我有点不放心。”林娇娥担心老实的林二娘子被人欺负。
林二娘子拍拍她的手,“有什么不放心的?娘又不是外乡人,怕什么的?再说了,你大姐和大姐夫离我近,会时常来看我,倒是你们,在集市上,离村里十来里路,来回奔波也不是事儿,将五郎一人丢在集市上,也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