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的世界,我路过(2.2.2)(1 / 2)
人往往在无望时才最相信奇迹。据说奇迹不会出现在不相信奇迹的人身上,所以云枝充分相信奇迹。她想兴许姑爹会像孙悟空一样,“噌”的一个跟头,一下出现在了出站口。
奇迹没有发生,她眼前却出现了热情招揽生意的蹦蹦车、面的、黄包车师傅的面孔,他们“呼啦”一下把她围了一圈:
“小姑娘,去哪里?面的坐不坐?”
“姑娘,到市区吗?坐蹦蹦车,我送你!”
“丫头,来坐黄包车吧,便宜!”
……
各种口音,云枝虽然分不出他们都是哪里人,至少知道他们也没有说普通话,尤其他们的热情感动了她,也让她胆子大了一些。但还是不敢张口说话。看到在农村从未见过的各种交通工具,她大脑一片空白,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怎样回答他们,仿佛到了另外一个不是人类的世界了。
从走出家门的那一刻,云枝的嘴巴几乎就锁上了。确切说,她只在兰州买火车票时说过一句话。售票员用标准的普通话问她,“到哪儿的?”她憋了半天回答道,“嘉峪关,最好白天能到站的。”心里酝酿好要讲普通话的,谁料一紧张,最后还是急出了秦安话,并带了学校里朗读课文的唱腔,立即窘红了脸,人都羞得似乎缩回了一截。此后,一路上再没敢和任何人说过话,对他人的关照和问话,只用摇头和点头回应。虽然听出别人并不都是普通话,也有各种的方言,但她觉得只有她的秦安方言最不好听。
云枝第一次学普通话是小学五年级,学校里来了两位实习老师,个头比班里的高个子男生低一个头,却剃去了茸毛,但仍然一脸稚气。他站在其他几位老民办教师的面前,就像他们的孙子。两个孙子,一个替爷爷代四五年级语文,另一个替爷爷代四五年级数学。学校只有两间教室,桌椅全是土块砌起的土墩子,本来一间归一、二、三年级轮流上课,另一间属于四、五年级的,来了实习老师,两间教室都归四、五年级所有了。整个院子归低年级的三个班,想在哪里上课就在哪里堆一堆,像村里开会,三三两两挤一起,有的屁股底下垫了废纸、鞋底,有的直接坐在土地上,作业本是天匠造就的土院子,树枝是笔,真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和倘然。却忽然都没心思写了,因为教室窗口飘出了朗读《中条山的风》的声音,是从未听过的好听的腔调,太吸引人了,一个个土头土面地像小老鼠一样爬上窗台,瞪大眼睛、流着鼻涕口水从纸窗户破开的洞口往里看,云枝在摇头晃脑朗读《中条山的风》的队伍里,“一股山风从中条山背后刮过来——大粒的沙石生气似的敲打着窗玻璃!我放在室外的脸盆被风吹卷到山坡下,等我把它追回来,早已成了个瘪嘴的丑八怪!——”
“哈哈哈……”窗外的土娃娃只听懂了“丑八怪”这个名字,忍不住笑了起来。实习生手拿教鞭冲出教室,一群土娃娃像受了惊吓的小鸟,“扑腾”一下全飞了,身后扬起滚滚灰尘迷了实习生的眼。云枝的记忆里,能坐在教室的土墩椅子上用标准音朗读《中条山的风》的她,又幸福,又骄傲,又自豪。她在幸福与自豪中,学会了用标准音朗读课文,放学的路上读给低年级的小同学听,回到家读给父母听,那篇课文响彻了她的童年。初二时文教局的领导来学校听课,校长亲点云枝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校长还不惜代价买了录音机,一键按下去,云枝读到,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作者,海涅
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
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