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契机!野王县的水浑了(2 / 2)
秦朝的赵高指鹿为马;汉朝的张让祸国殃民;唐朝的李辅国干涉废立;宋朝的童贯时称六贼;明朝的魏忠贤专断国政……
史有所载的宦官为数不少,可在史官笔下几无好人。那为什么历朝历代精通帝王心术的皇帝,仍然要借重宦官呢?治政只论成败,勿论好恶。
窃以为宦官为恶有三大因素:其一:宦官这个群体,多是苦命之人。不是穷苦底层,谁愿意去势入宫为侍者呢?一旦得势,较常人更热衷于财富、权势、颜面。男人至乐无缘再享,其他的追求自然更为强烈。
其二:宦官的唯一靠山是皇帝。大多数时候,他们是皇帝手中的刀。得罪人的事都是他们执行,维护皇家利益和名声。
比如宋朝这种文臣不擅长军事,皇室又不信任武将,就让太监上喽。童贯身材魁梧,作战勇猛,是唯一以军功得高位的太监。有宋一代那是文人的天下,武将都不放眼里,更别提区区太监。他必须是贼,是反派!
其三:宦官多不识字,少有大才。太监掌权者,太平时节尚好,若遇乱世,一个决策错误导致王朝元气大伤,必然成为文人眼里最好的替罪羊。
明熹宗朱由校,人称木匠皇帝。他不愿处置政务,专爱做木匠活。魏忠贤这个秉笔太监只能代劳。幸好此人见识不凡,虽有排除异己之行,却也力撑朝政近十年。反而士大夫拥护的信王继位后一顿操作猛如虎玩脱了,江山易主。
人,从来不是生而平等。总要被分个三六九等,各种鄙视链丛生。就是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仍然有某绝活国度的种姓制度存在。
阉人这个群体别说文人看不起,在传宗接代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连普通百姓打心眼里都鄙视。太监的小恶要宣传成大恶;要是犯了大错,那简直可以称魔。
刘茫同情这个群体的苦楚,也深知他们的缺点,倒不会对他们有成见。看着两人脸上的傲色,眼底的自卑,刘茫也在思考怎么将此事处理妥当。
宦官并不会轻易出宫,既然两人来此,想必李敏的事确实涉及到汉宫里的灵帝。刘茫并不想沾染此事,但或许可借两人身分解救于毒、眭固。
“既然如此,我也不多干涉此事。李敏现任郡守,此人还有些名声,你们何必定要私拿于他?不如让他弃官归乡再不碍事也就是了。”
刘茫年纪虽小,也不是那么好骗。段、孙二人率黑衣人暗中追杀李敏自然不会是皇帝的意志。大概率是触碰到了宦官集团的利益引来杀身之祸,能救就救一把。
“我倒是另有小事拜托二位,如若不愿,我也不介意尽屠尔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