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2 / 2)
采药之余她会去山脚附近的乡村行医,乡野山村少医者,她的到来帮助了不少穷困人家。
言十三郎和相奴平日里也都跟着她,不知不觉中他们主仆二人也能识得不少药草了。
四处行医的日子里,他们有时候会在乡村中借宿。
言十三郎还跟着一个老伯学会了扎灯笼。
后来回家后他就连夜扎了两对一模一样的灯笼。
他送了一对给女青,又主动提出要帮她把灯笼挂起来。
挂的时候浑身都是劲儿,还说什么都不让相奴插手。
相奴便就这么乐呵呵地看着。
这两盏灯笼被挂在相邻的两座小院门头上,就这样在风中轻轻晃呀晃。
一晃,十个月便就过去了。
又是一年春三月,风光无限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今年春天的雨水好像过于充足了,实在是有些耽误出行。
这一晃眼,女青已经十多天不曾出门了。
闲来无事,她便是收拾起自己的卧房。
看着眼前这满目琳琅的小玩意,她不禁心生感慨。
明明去年刚搬进来的时候房间里还没这么多东西,但不到一年的时间靠墙的那个博物架便就已经被摆满了。
这里面有她自己默写和编纂出来的医书药房等,但更多的是言十三郎送给她的一些小物件。
过去的十多个月里,不管她外出去哪,里言十三郎都会跟她一起。
她去行医,他便跟在她身后帮些小忙,用不着他帮忙的时候他便会自己找乐子。
比如跟七八岁的孩童学着用草编蚂蚱、跟村里的老伯学着编竹篮,甚至还跟着一个木匠学会了雕刻。
他是个很聪明的人,学东西很快,手也很巧。
学完编蚂蚱之后他捣鼓几下就能编出一只翅膀会动的鸟来,做出来的竹篮也很精巧漂亮。
他雕刻出来的东西就更多了,什么十二生肖、飞禽走兽、观音佛像等等等等。
雕完之后他还会特意去买颜料来给这些精致的物件上色,完成之后的作品相当精巧漂亮。
相奴还曾玩笑着说:“公子你这也是一门手艺啊,日后便是不靠从家中带出来的那些钱财,我们大概也可以以此为生了。我看要不我们也去南市租一个小摊位售卖这些东西吧?”
可言十三郎才不想把自己花了那么多心思制作的东西卖给别人,谁知道哪个人会把这些东西买走,又会不会珍惜呢?
再说了,他制这些东西,从头到尾就只想送给一人而已。
这些东西,从一开始便就已经有了主人。
所以后来,这些漂亮的小玩意儿就全都出现在女青的院子里了。
言十三郎并不是一股脑儿将这些东西全都送过来,而是每从外面回来一趟就多一个新鲜玩意儿。
最初女青不肯收。可他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就是图个开心。
他说得有道理,因此她收起这些小东西来也并没有什么负担。
况且将近一年的相伴,在这片并非生他们养他们的陌生土地上,他们早就是彼此最亲近的人了。
他们会互相关心、互相照应,会喜彼此的喜、忧彼此的忧。
女青已经说不清自己对言十三郎到底是何种感情了。
但是说不清好像也没有关系,现在这如春风一般的相处就很好,一日三餐,一年四季,一点一滴的熟悉。
她细细擦拭着架子上的灰尘,擦着擦着就又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家人。
忙碌的时候她没有那样的闲心去想,可一旦停下来心中就会生出无边的思念。
已经快一年了,她都不敢送信回去,也不知他们如今在白水镇过得怎样了。
晚些时候吧,她想,今年晚些时候她要么送一封家书回去打探打探情况,要么就亲自回一趟西玉关去。
正在心中做着打算,外头忽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只听这敲门的节奏她便知来人是谁了。
嘴角勾起一抹笑,她放下手中的抹布快步走了出去。
一打开院门,一张面带笑容的俊美脸庞便就出现在了她面前。
正是言十三郎。
他已经比去年两人初见时高了不少,身子骨瞧着也比先前要健壮了些。
此刻的他正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手里还提着个食盒。
见到女青,他首先便是担心她淋雨。
“你怎么出来也不打个伞?会淋湿的。”
女青笑道:“牛毛细雨,哪里就淋湿了。倒是你,下雨天你不在家呆着又跑去哪里了?”
“喏,我买好吃的去了。下雨天去买那家鸡炙的人少,不用站队呢,以往可是叫人好等,这不我刚去就买上了,也省的你中午开火。我买得多,晚上还能接着再吃一顿。这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柴禾都是湿的,太难烧了。”
言十三郎一边笑着说,一边将手中的食盒提起来给女青看。
他真的很喜欢说话,但是一点也不讨人嫌。
“那真是太好了,刚好我今不想开火。对了,相奴呢,怎么没有同你一起来?”
“他?”言十三郎一脸的嫌弃,“他又买蛇羹了,我可不想看见那东西,叫他自己一个人吃去!”
“你还是那么怕蛇啊?”
“是的,太可怕了,你怎么就不怕呢。”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堂屋去。
雨真的下的很小,从院门口到堂屋也不过短短几十步的距离,言十三郎却还是担心女青会淋湿,忙摘下斗笠挡在她的头顶。
女青想说不用,但一抬头看到他满是笑意的俊脸,便也跟着情不自禁笑了起来。
愉快地用完饭后,两人便铺了一张毯子在地上,席地而坐串起了写字用的竹简。
他们各自忙着自己手中的活儿,聊着行医途中的那些事。
言十三郎道:
“寿云村那个可怜的阿婆是不是该换药了?她家里没别人,疮又生在背上,自己一个人怕是不行吧?”
“是的,”女青回说,“看看明天还下不下雨吧,不下雨最好了。若还是下像今天这样的小雨我便也走一遭,要是雨太大的话那就再等等,下雨天的山路不好走。”
“嗯,这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便是明天天放晴,山路肯定也很泥泞。对了,方才我去南市买东西的时候听到了一些不太好的传言,闹得人心惶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