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关怀成长(2 / 2)
相对来说,只剩下李德一个人比较沉默,整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好在他手上并没有变得迟钝,而且没像常心昊在无聊的时候那么消极怠工,所以即使是孙飞也没啥可指责他的。
至于大树么,李德同学经常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地走在暴力镇压大树的前列,而校董公子既然不是抖M,那么当然也不会无缘无故去惹瘦高个大侠对吧?
那么实际上李德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恐怕反倒只有不在场的常心昊才能搞明白——
“他大概是意识到了,自己也达到了普通娱乐篮球已经不再能提高球技的瓶颈。”
“你对自己的兄弟还挺有信心的嘛,我还以为你会说李德现阶段虽然略强于大树,但潜力或许不如后者嘞。”
“位置不同结论自然也不同,就算这两人同样是三四摇摆,李德打4明显还要比大树硬的多,这基本上还是由发育来决定的。”
“可是,从我的角度来看,大树有三分,李德则是一直在SF位置上,他们实际上等于谁都没有真正面对敌方内线啊?”
“正因为如此,李德才会觉得平时室外场上实在无法带来进步,而大树则是在业余比赛里也不断尝试三分。总而言之,他俩的选择虽然完全不一样,但理由则是相同的。”
“不过要这样的话,总觉得我们队的内线高度又在进一步降低了……”
“这些倒也无所谓,反正真打起来很有可能大家全部往外线跑,或者反过来一股脑地往内线冲。但总地来说,李德现在最需要的,可能是一双球鞋。”
“在水泥地上穿着浪费,但却没多少机会上木质地板用的那种,相对高档的篮球鞋么?”
……
常心昊的结论虽然跟起因乃至于推理过程完全不挨着,但却是意外符合李德心境的答案。
跟他这位前小学全国级明星不同,李德虽然几乎从出生起就跟常心昊有交情,两人恨不得在幼儿园时期就一起打球,但当时李德比常心昊还要矮。
而当年常心昊都没测过骨龄,就更别提完全没有打过近专业比赛的李德了。老实说像他这样二次发育窜一窜的男孩子还是不少的,可国内真想走专业路线的哪个不得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
然后相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几十块,一两百的运动鞋都好说,专门针对木质地板,在水泥地板轻松就会磨坏的一两千块“专业”球鞋,谁不得考虑考虑啊?
常同学自己都没穿这么高档的鞋,他只是经验足够不虚木质地板而已。
身为一个高一新生,又不是校队选手,李德自己怎么好意思管家里要几千块来买一双可能接下来只穿一次的球鞋?
这明明是个相当简单的题目,但在客观条件下却近乎无解——最关键的是,常心昊拥有的,不知道多少场的木质地板经验,现在李德根本就没机会拉近过来,反倒是大树想穿什么鞋穿什么鞋,想在哪里练球哪里练球地定然“后来居上”……
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个光靠口头关怀不太能解决的问题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