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定策(1 / 2)
“陛下,请恕臣直言。”荀攸道。
他双眼如炬,熠熠生辉,面露坚定之色。
“你说”
得到刘辩首肯,荀攸侃侃而谈:“太皇太后征召,无非是假借先帝遗诏,至于遗诏真假,只有先帝知道。陛下已登帝位,此事不足为虑。”
“黄巾乱起,各地私兵喷涌,此乃国之大患,一招不慎则国本动摇。”
“其中,不受朝廷节制,拥兵自重者有之,忠汉者,亦有之。”
“天子号召,讨伐董逆,此为大义,忠汉者,必摇旗响应。”
“陛下亲镇雒阳,以天下之兵,铲除董逆易如反掌,除此之外,一可整合地方,二可辨明忠奸,为朝廷赢得准备时间。”
这就是顶级谋士的实力吗?
刘辩从未在人前提起过,自己想要对地方动手,荀攸是如何推测出来的。
他所说的每一步,都不是解决当下的董卓,而是解决影响大汉未来的地方势力。
似乎,在他的眼中,董卓真如他所言,易如反掌耳。
自信,且从容。
荀彧补充道:“陛下招纳之事,亦可提前,以此稳住雒阳人心。”
“董卓一人虽难成事,若其勾连塞外异族,撺掇黄巾余党,当如何?”刘辩问道。
手指轻叩桌面,脸上愁云密布。
大汉是千疮百孔,可以说,经过桓灵二帝的不懈努力,烂到了根子里。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外族环伺,地方割据,农民起义,外戚专权,宦官专政.....
牵一发而动全身。
虽然后人常说,唯汉独以强亡。
然而,内耗过度,迎接大汉的就是外来力量的倾轧。
汉亡不到百年,五胡之乱就是明证。
对此,刘辩不能不防。
“西凉韩遂马腾,幽州公孙瓒,震慑异族多年,不会坐看异族入境,可无忧矣;唯并州方向,或与董卓合兵同行。”
叔侄二人四目相对,短暂交流后,荀彧道:“黄巾余党,重在安抚,可下诏遣使,收拢人心。”
公孙瓒,韩遂,马腾,除了前者没有反汉劣迹,后者皆有前科。
黄巾之乱,源自汉朝统治者的腐败,为了活命,不得已而为之。
说到底,农民起义,为的不过是,一口饱饭,一个安稳的家,追求不大,却极难获得。
很容易被人利用。
“朕即刻下诏,安排诸事!”
每一个决定,都关系着大汉存亡,要么自己行,要么听行的人。
听人劝,吃饱饭!
刘辩当场拍板,以荀氏叔侄建议为主,并对其委以重任,“你二人值守崇德殿,往后诸事,朕若不在,便由你们代行,事后报与朕知。”
“诺!”
二人挺直身躯。
蹉跎雒阳多年,一直干着没营养的工作。
刘辩登基以来,短短数日,先是升其为尚书,又委以决事大任。
不由心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慨然豪情。
……
赵让离开崇德殿
奉命软禁整个袁氏,自觉身为宦官,可能会引起士族不满,耽误刘辩大事。
便转道去了曹操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