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徐庶之志(1 / 2)
半月后。
雒阳的回信到达汉中。
徐庶将众人再次召集在一起,将朝廷的意思告知:“
允许南蛮各族在益州南部,挑选一郡,各族合而为一,按照汉人的生活方式,居住在平地,与汉人一般,进行农耕生活。
汉人所能享受的权利,如求学、考官、行商等,经审查合格后,南蛮部众也能享受。
此外,不得无故惹事,不得肆意逃窜,一家一户,一族一地再反,允许其他各族部众,自行组织讨伐平定。
大汉的军队驻扎至每个县,没有州郡的命令,除了日常训练,不得携带军械外出。
上至太守,下至里长,南蛮官吏不分大小,在当地驻军的监督下,各族推选,层层上报,必须经过朝廷的许可,方能上任……”
徐庶一口气说完,朝廷的所有要求,以及给予南蛮各族的优渥条件。
却引发他们的不少维词,找到一旁站着的法正:“法先生,朝廷驻军,那我们的军队是不是就要解散?”
“要是汉人欺负我们,没有军队自保,岂不是任人宰割?”
“军队不得插手地方事务,管理你们的,是你们自行选出来的太守、县令和里长。”徐庶明白他们的担心。
但,这件事上,没有退步的可能。
一地安稳,就靠军队。
像这种,今天降明天叛的,要么大屠杀,就像对待匈奴那样,直接灭绝,要么靠军队威慑,和民族交流双管齐下。
不给他们掌握军队的权力,同时让他们知道,切实感受到归顺的好处,能够活下去,过上好日子。
就算是,里面出现了个别挑事儿的,不安分的,也会被那些想过好日子,安稳日子的人按死在萌芽状态。
法正被众人围成一圈,支持徐庶道:“从山上下到平地之后,开启农耕生活,你们的部众就不用因为没有捕捉到猎物而饿肚子,老人和孩子也不用为了一口食物,而每日嚎啕。
不提行商一道,单是求学、考官这一条路,便能够让你们子孙改变命运,代代努力,位居三公之上,成为天下宰执,也不是没有可能!”
法正没有说军政处,没有说六部,这些对南蛮各族来说,尚且属于新事物。
与它们相比,三公,宰执更加容易理解。
“当三公,做丞相?法先生,你别诓俺们!”几个首领都是不可置信地看着法正。
之前说做州牧是做梦的人,是你。
现在说能做丞相的人,还是你。
“你们的子孙求学以后,通过努力,可以通晓天文地理,熟读四书五经,学习治国才能,胸怀满腔韬略,考官入仕,平步青云,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说这些的时候,法正自己也是激动的。
这几天的相处,他从徐庶口中得知,雒阳的一些事态,第一次听说科举制,第一次听国子监大考参与者的自述。
可惜,蜀道闭塞,他错过了参加国子监大考的机会。
好在陛下又推出了科举制,这可比四处求人,让别人举荐自己,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