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游唐小和尚 > 第16章 相见

第16章 相见(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变身萝莉后要制造动漫  双向奔赴,原来爹地是首富  大佬她开局封神(无限流)  黄庭仙府  反派她今年四岁半  男主请注意,您的对象即将跑路  桌面的那个女孩  震惊修仙界!摆烂小师妹她拔剑了  你惹他干嘛,他连昆仑都敢踏平  强势降临 

自从灵泉寺辩经大会过后,白野的大名彻底在周边的州府乡镇火了起来,至于长安城的百姓居民更是对其三言不离白野。

烂吃鬼,烂酒鬼的人吃完肉喝完酒,无不张口“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吼上一嗓子,以此来向家里的娘子表示喝酒吃肉都是佛祖他老人家关照过的,气的娘子“啪啪啪”的扇着耳光对家里的男人说道:“佛祖说的,那你给佛祖过去吧!”

至于文人士子聚会,酒到浓时无不把臂狂呼“醉了刘伶,狂了诗仙,张扬了曹孟德,书写了鸿门宴,湿了清明杏花雨”以解心中洒脱之情,更是在醉倒前恣意放纵,打翻了桌椅板凳,弄脏了衣裳纶巾,还要哭天抹泪的吼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然后醉的不省人事。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也导致州府乡镇以及长安城不少百姓士子的好奇,纷纷前来灵泉寺烧香拜佛,顺便拜访也罢,求教学问也罢,不服者前来挑战也罢。

反正就是一个热闹,可把寺院其他僧众喜的是整天乐呵呵的,看谁都是佛陀和女菩萨。

唯独白野郁闷的要死,我啥也没做,你们一个个都来找我干嘛,我还是个孩子啊!

你说你来拜佛烧香就好好拜佛烧香的,你让我陪着你干嘛,香还得我点好给你才行,好吧!好吧!看在那沉甸甸的铜钱和银锭的面子上,我承认我心甘情愿的,老和尚没有威胁恐吓我……

这也就算了,你来求财运、求前程、求姻缘、求子嗣,你找我干嘛,我不是送子观音,不是送财童子……好吧!好吧!这大把的铜钱和银锭别在我眼前晃悠了。

至于求学问的,挑战的,通通不见,一个个小钱钱没有,还个个趾高气扬都谁也不服的模样,这事老和尚也不威胁恐吓了。

……

可把白野烦的,可亏是个和尚,要不然头发掉光光。

如果是推脱不掉的女施主、男款爷的,那只能忽悠瘸了再说。

……

某一女施主求姻缘的。

女施主:“小师父,我想求姻缘。”

白野伸手指着女施主的脸微笑不语。

女施主:“小师父你是想告诉我不要在乎外表,内在才是最重要的吗?”

白野看着那水桶腰,大象腿……

不忍直视闭目道:“不,小僧觉得你都长成这样了,和尼姑有缘。

“呜呜呜……呜呜……”女施主伤心欲绝的离开了寺院。

某一商贾暴发户打扮的求财运。

商贾:“小师父,我想求更多的财,可有迷津指点一二?”

白野郁闷的很,我自己都穷的叮当响,你还来问我,可惜不能发作,只得故作高深的说道:“这有一根鱼竿和一头羊,你选哪个?”

商贾:“我要鱼竿。”

“小师父我明白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我懂的,羊吃完就没了,鱼竿可以钓很多鱼,可以用一辈子!小师父是提点我要诚信经营,是这个意思吗?谢谢小师父。”

白野:“我要羊之后把它卖了,可以买很多鱼竿。”

商贾暴发户满含热泪辞别而去……

罪过,罪过……

反正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喜了寺院上下人等,苦了白野一人。

……

李世民作为千古一帝,又是马上得天下的君王,其个人的独特人格魅力、政治手段、文治武功自是毋庸置疑。

如果后世的皇帝想要出宫游玩,或者是微服私访那是难上加难 。

但是对李世民而言 ,想要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表面上还是需要低调一些,真要想出去,如果有哪个大臣不开眼,拿这个事情说事,那就等着吃瓜落吧!

毕竟皇帝还是秦王的时候,上阵杀敌,身先士卒,那都是家常便饭 。何况现在身为帝王外出散心,别说一般大臣就是亲兄弟都照杀不误 。

这日,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乔装打扮了一番,带上太监和护卫做管家家丁打扮,一路悠哉悠哉的赶往临泉寺。

一路上李世民也在暗暗打量周围百姓的面貌,看到百姓行人各自忙碌,少有闲懒的,虽多面有菜色衣衫破旧的但精神都不错,不禁连连点头。

只要努力耕作,起码吃喝还能过得去,天下太平也有一段时间,百姓们现在也算安居乐业的,看来朝廷的政令执行的还不错,李二也有点小飘飘然,这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还没自恋一会,又看到街边流民乞丐成群结队,又是暗自摇头叹息。

隋末至唐初这些年战乱一直不断,百姓流离失所,举家逃亡不在少数,人口锐减的程度是非常大的。

隋朝人口最高峰应该出现在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人口数量约为5032万,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人口数量约为1500余万,比隋朝大业五年的5000万人整整少了3500万人。

不止因为战乱导致人口锐减,也是因为唐朝初年行政效率低下,人口统计粗略。

很多百姓不报户籍,也就可以因此逃税。当大量财富留在民间,使得民间经济活力大大提升,所以就有了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不过,百姓大量逃税也造成了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那就是国家没钱了。

这就是李世民在贞观前期穷的叮当响,长孙皇后还得在宫内养蚕织布,衣服还有补丁,常被被世家门阀嘲笑。

想让百姓吃饱,别说他李世民,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就从来没有实现过,只能说李世民算是做的最好的,粮价控制的极低,在历史上无出其右的。

而其中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比如土地兼并严重,生产力和生产工具低下,劳动力人口不足,天灾人祸不断,至于优良种子培育化肥等这些能提高作物产量,更是想都别想。

一路上的唉声叹气,长孙皇后自是看在眼里,一路也是跟着劝慰不断 。

国事艰难,一切都压在眼前这个男人身上,作为妻子,怎能不心疼 。

待到寺庙一行人也就开始忙碌起来,护卫各自散开警戒,皇后带着女儿去还愿,而李世民站在大殿外四处打量。

唐朝多信奉道教,而李世民自认是老子的后人。

所以对佛教并不感冒,但是佛教也是一大宗教,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唐朝也是个比较包容的朝代,对于百姓的信仰也是比较自由的。

站在殿外打量,李世民也是感到佛教的庄严恢宏,但心里却在想国家如此缺钱,你一个小小的寺庙竟然这么阔绰看来对佛门的打压还是不够。

想到此处。李世民招来侍卫小声吩咐道好生看护皇后和公主。说完带着太监管家四处游走参观起了寺庙。

就算身在佛门重地,此地足够安静,足够养心。

但是李世民依然是烦躁不安,毕竟身为帝王操心的事太多。一路走一路思索,如何针对世家门阀的方法,提高财政收入和提高寒门子弟出身的官员在朝廷中的占比…………

随时观察皇帝脸色的太监管家,也不敢随便打扰皇帝,知道皇帝此时心里正在思索朝廷之事。

恰到一处偏僻之所,李世民的思路也中断,回过神来,环顾四周,看清自己此时所处的环境,正恼怒随行的太监为何没有提醒他,就听到一阵怪异音调的传来 。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枭雄镇山河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豪门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假太监:从女帝寝宫开始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逆天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