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社会性死亡(1 / 2)
程韵将这三条好消息一股脑说完后,便安坐下来,沉默着给底下村民消化的时间。
几十个户主的神情各有不同,大抵分为三种,一种是没太听明白,所以一脸迷茫;一种是听懂了,但又有些将信将疑;最后一种也是听懂了,但却被这天降的馅饼给炸得晕乎乎的。
不过,尽管每个人的心思各异,但村民们都很有默契得保持了沉默,并没有如程韵说的那样尽情发问。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在面对官员时,不能多说什么,听懂或者听不懂什么的,他们接受就是了,也没什么改变的权利。就像十年前,自家的土地突然就被变成了官田,哪里都找不到说理的地方一样。
程韵估摸着时间,示意一旁的村长发话,她大概也理解这些村民面对官员时的胆怯,但这次既然已经召集所有人过来了,就不能只是单纯的通知,而是需要让这些人充分理解这些政策,她以后在新谷村的工作也可以更好得开展。
村长接收到程韵的信号,站出来补充道:“我再给大家说说,刚刚程大人说了三点,第一点嘛,都听懂了吧?咱们的日子要好过了,以后只需要交田租和田税,不会再理会那些官老爷家的人,田租跟田税一样上衙门交就行了。”
这时,赵二狗插话问道:“田租还是以前的田租吗?不会加码吧?”
显然,赵二狗问出了大家的心声,所有眼睛齐齐得望向村长,而村长转头望向了一旁的程韵。
程韵淡淡答道:“田租还跟之前一样,不会随意加码,后续有调整的话也是整个天启国统一调整,不存在只针对新谷村的情况。”
程韵话音一落,底下人小声的讨论起来,大部分户主的脸上浮起浅浅的笑意。
接着,村长趁热打铁道:“第二点,就是官老爷前两年白送你们新农具用,若用着觉得好,第三年可以花钱买下那农具,但绝不强迫,爱买不买。”
“什么农具呀?好不好使呀?还不如给一头牛呢?每回犁地就能把人累死。”开始有比较大胆的户主发言了。
“那些农具都有啥?贵不贵?多少银钱?”一个瘦弱的妇人问道,看样子应该是寡妇,所以当了户主。
程韵示意白宏卓作答,他们下乡之前,已经将这些常规问题都提前梳理过,有标准的话术。
白宏卓清了清嗓子答道:“农具种类比较多,如今你们已经种下冬小麦了,工部这边会在你们收割时提供推镰机,只要站着就能收割小麦,而且比你们蹲着动手快上一倍。价格的话都不会太高,到时候工部会公示所有新农具的价格,不存在坐地起价。”
接着他又对着之前说送牛的户主说道:“犁地的工具也有,咱们程大人为了降低你们犁地的辛苦,特意设计了一种铧式犁,比你们现下有的曲辕犁还要快和省力气,等开春后南方那边就会用上了,到时候你们可以打听打听。牛是没法送的,就算用了两年,你们在座有几户买得起牛,还不如用便宜些的农具比较实在。”
当初程韵上班第一天提议先推广犁地和插秧的农具,完全是基于南方农耕时间表的角度,后来发现北方这边多种冬小麦,等铧式犁和插秧机生产出来时,北方的冬小麦都已经在地里长着了,因此调整了北方的第一批推广农具,以收获期需要的农具为准。
白宏卓的解释很快引得人群中更加激烈的讨论,户主们见工部几个官爷态度良好,对于他们的问题也答得很详尽,也就渐渐放开心里的那点畏惧,问起了各自的问题,毕竟是关乎生存大计的事,再怎样害怕,也可以将内心那点胆怯暂时往后摆摆。
村民们的问题越来越多,村长见状,生怕官爷嫌烦,刚想示意热情高涨的村民收敛些时,被程韵阻止了,她说:“村长,还是让大家有什么问题一次性问清吧,免得再生什么误会了。”
村长见程韵一脸真诚,又想到刚刚因一点消息的谣传差点出的事,已经站起的身子又坐了回去。
接下来,大堂里的场景就是白宏卓一刻不歇得应付村民一个又一个问题,而程韵则在一旁悠哉悠哉得喝着热茶。白宏卓不知是不是因为刚才的事迹败露而心虚,即使自己说得嗓子都快冒烟了,也不敢要求程韵替他。他斜眼瞄到程韵在一旁笑眯眯得看着,只能在心里一阵气闷。
这时,程韵好心递给了他一杯热茶,白宏卓有点警惕得瞄了一眼她手里的茶水,但转头一想,众目睽睽之下,她不可能自毁前程给他下毒,因此迟疑没一会儿便接过热茶一饮而尽,说了那么多话,他确实已经口干舌燥。
只是他不懂,程韵就是喜欢不按常理出牌。没过一会儿,白宏卓的肚子就疯狂得叫嚣起来,一股强烈的便意向他袭来,紧接着,他已经听不清下面的人在问些什么了,因为他全部的精力都在控制这股突如其来的不适。
他双腿绷得紧紧的,臀部也用尽力气夹起,大气不敢出,微微弯腰,又不敢给腹部多一丝压力。他知道,自己得立马钻进茅厕,但是,直觉告诉他,若是他稍有动作,恐怕就会大泄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