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侠影美颜 > 第59章 孟子·梁惠王上1.1

第59章 孟子·梁惠王上1.1(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末世重生:带飞万千女神  重回年少:我的人生就是这么牛  许愿遇见你  心机美人穿书后:满朝文武为卿狂  龙珠:女赛亚人也可以很厉害  网游:开局成为幻影剑皇  系统:九品武神?给我挖矿去吧!  快穿之十二种反转  病美人被迫联姻后不装了  火影:萝莉道和小南都是我的 

作者:【先秦】孟子

孟子见梁惠王[1]。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2]?”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3]。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4]?’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5]。万乘之国[6],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7]。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8]。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1]梁惠王:即魏惠王(前369—前319年在位),战国时魏国国君。名罃。“惠”是其死后的谥号。魏惠王在位时,因迫于秦国的压力,将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故亦称梁惠王。[2]以上三句意为,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那么将给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利呢?亦:则。[3]以上两句意为,大王何必说利?只有仁义罢了。亦:只;仅仅。[4]家:大夫的封邑,又称采地。[5]此句意为,上下互相争夺利,国家就危险了。交征:互相争夺。征:夺取。[6]乘(shèng):量词。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一乘有甲士三人,普通兵卒七十二人,共七十五人。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万乘之国为当时的大国。[7]以上三句意为,万份中占有千份,千份中占有百份,不算是不多。[8]以上两句意为,如果人们把义放在利之后,不全部夺取就不会满足。餍(yàn):满足。

原边注: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礼记·大学》)

点评:

本章为《孟子》一书首章,从梁惠王称孟子为“叟”,知是孟子游历晚期事,列为首章,关乎全书主旨也。据学者考证,孟子在滕国推行仁政失败后(参见2.13、2.14、2.15),听说魏惠王招贤纳士,于是率领门徒,“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6.4),浩浩荡荡来到魏国。孟子到魏国时,梁惠王正经历了一连串的军事失败,故急迫地问:能给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利益?于是二人有了这场关于义利的着名对话。

朱熹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故这段文字被列为《孟子》的开篇,可能不是偶然的,它既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也是理解《孟子》一书的关键。孟子生活的战国中后期,周代以来的礼乐制度彻底崩坏,如何重建政治秩序成为急迫的现实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法家主张对内富国强兵,对外武力扩张,希望通过暴力重建政治秩序,其所行乃霸道;而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主张行仁政、王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7.9),希望以仁义重建政治秩序。故孟子的义利之辨不只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而首先是政治秩序重建,是行霸道还是王道的问题——以仁义重建政治秩序是为王道,以暴力实现政治统治则为霸道。需要说明的是,梁惠王“何以利吾国”的“利”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利,不是民众的物质利益,而是指攻占别国的土地,杀戮别国的民众,是“欲以富国强兵为利”(赵岐注),实际是梁惠王扩张疆土,臣服秦、楚的“大欲”。故针对梁惠王的发问,孟子明确回答:“大王何必说利?只有仁义罢了。”孟子所说的义或仁义是指公正、正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良善关系。孟子的义利之辨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层面。义利之辨的第一个层面是说,我们不能在一个没有道德原则,没有正义、秩序的环境中去追求利,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人们还一味地追求利,那只能是诸侯想着去取代天子,大夫想着去杀害诸侯,士想着篡夺大夫,只能使社会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孟子告诫人们,在一个无序、混乱的社会中,首先不应该想着如何去追求利,而是建立起公正、正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良善关系。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从废灵根开始修仙成神 救命!呆萌郡主也太可爱了吧 四海江湖令 长生苟道:我靠神通修仙! 仙珠 无名之剑客 修仙:开局入赘元婴大佬 未亡之目 轮回凤云 枯门戏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