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和贤书院(1 / 2)
然而现在,他也不知道怎么把话题拐回去了,于是,小亭子里便陷入了尴尬的静默当中。
好在很快,吴唐匆匆的跑过来,对着两人招手,急促的说道:“你们怎么还坐在这里?快走快走,听说结果出来了,我们赶快去看看,这次谁能拿头筹。”
顾九天立刻起身,跟着吴唐走了,宋濂有心喊住人,可奈何顾九天是个软硬不接茬的赖人,他纵然把人硬拽在这里又有什么用?
宋濂也只得起身,向着刚才比试的地方而去。
他们到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作品被挂了出来。其中,前三等上面直接有红笔批注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
后面则依次挂着余下的作品,顾九天的诗作直接被挂到了第六位,好在他的论述题被挂在了第二位。
让他惊讶的是,他的帖经居然被挂在了第一位。
刚刚跟人说了肚中缺少墨水,下一刻就拿了个帖经第一,他真怕一会儿宋濂从什么地方冒出来,冷笑着问他:这就是九天兄所说的学问不足?
他是该回答个侥幸而已,还是掩面而走呢?
顾九天又是惊讶又是懊恼,自己居然占了一个第一,文会上向来年轻人居多,又个个都爱争强斗胜。
顾九天虽然在考场上总是全力以赴,但在文会上向来都是要收敛三分的,没想到这次没把握好,发挥过头了。
他有些不满的看向不远处,和贤书院的六个人正聚作一堆,明明自吹京城书院之首,怎么就还能让自己拿了帖经的第一呢。
他正不满着,旁边跟过来的宋濂,已经冷笑着说道:“这就是顾兄说的肚中缺少墨水?”
顾九天没想到这位还真跟了上来,他懒洋洋的说道:“宋兄,刚才不是已经论过了吗?你可比我大一个月呢,我哪里敢当这一声兄?”
宋濂再次被噎住,他发现顾九天这人年纪小小,打太极的功夫,那是一流的。
索性顾九天的文章都已经在这里了,他也不纠缠眼前人,直接去看顾九天的帖经和诗赋了。
等将顾九天的三张试卷一一看过,宋濂却略略有点失望,好固然好矣,但总感觉缺少了几分才气。
要知他少年成名,这些年来也没少被人拿出来和一些少年天才们比较,以至于他接触的同龄人们都堪称佼佼者。
所以他对于这个声名鹊起的顾九天是真的抱有很大的期待的,然而现在看文章只能说是比普通的读书人略好一点,连拔尖都说不上。
这不免让他心中大感失望,他又看了看其他前几名的文章,越发失望了。
难道真如顾九天所说,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学问并不精深。
宋濂想到这里,深感自己白白浪费了半晌的功夫,索性不再琢磨顾九天,只在文会的一角找了个位子坐,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凑数的。
宋濂其实也并不太喜欢参加文会,很多时候的文会,谈文弄墨的氛围总是不够浓厚,反而是互相吹捧的氛围占了大多半。
以至于宋濂不得不私下里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三不五时的开一开小文会。
而对于这些人数众多的,流于浮华的文会,他便越发的来的少了。
这次他完全就是被顾九天的虚名给骗过来的,因为对这个同龄人太过好奇了,唯一可堪安慰的大概就是这位少年长的是真不赖,勉强可以算作没有白跑腿。
宋濂慢吞吞的饮着酒水,却见场地中间忽然聚拢聚过去了一群人。
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群被吸引的人聚了过去,然而让人称奇的是,这期间没有一个人离开,反而那里聚的人越来越多。
宋濂愣了愣,这是发生什么热闹事了吗?
宋濂不紧不慢的走了过去,然而人群已经围了有两三层了,他看不太分明,只能小声的问旁边人:“发生什么事了?”
旁边立刻有热心的人说道:“好像是那个和贤书院和继仁书院的吵起来了。”
继仁书院这个名字好像有点熟悉,宋濂想着,只是他们难道不知道和贤书院吗?
这可是京城第一大书院,书院的院长和国子监的关系密切,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廷里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这个继仁书院是有多想不开,和他们起冲突。
宋濂挤不进去,对热闹的好奇心也有限。原本已经打算离开了,忽然听到有人议论,“和贤书院的那个白子敬是不是在嘲讽继仁书院的顾九天呀?”
立刻有人接话说道:“对呀对呀,他们嘲讽人家顾九天诗词写的不好,还质疑人家为什么帖经被选为第一?”
要知道第二的帖经题也是答的一字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