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坐席(1 / 2)
孙氏听闻儿子儿媳要代他们夫妇接小姑子,赶紧给她们盛饭。银珠端着饼跟在孙氏身后,听说要出门,她也赶紧去叫在后院打理马车的小二。
夏茹绾平常都不要银珠在身边伺候,银珠没事就跟在孙氏身后,孙氏做什么她都搭把手,和家里人也越发熟悉起来。
当小二驾着马车到达夏家时,夏冬生也收拾妥当,正准备出门。
来了马车,夏冬生就不再驾驴车了,将要带着的东西都搬上马车。
到了赵家,夏冬生还要赶紧置办满月酒的吃食,赵怀安吩咐小二驾车一起去帮忙。
赵老爷子得了个给孩子取名的活,十分欢快的去思考了。
夏家带来一大篮子的红鸡蛋,赵老太也准备了,满满两篮子,这可累坏了孙氏和罗桂花两妯娌,村里散了个遍,还剩下半篮子,提回家自个屋里人吃。
赵迎春一回来就被赵老太拉到屋里说话。
夏茹绾继续练字,赵红梅现在可算找到个志同道合之人,她和银珠年龄也相仿,难得的是,银珠也喜欢绣花,还会画花样子,赵红梅一见银珠闲下来就找她一起绣花,这几天又给家里人做新衣,两个小姑娘也算是挺忙的。
汪夫人和马家英送来那么多布匹,夏茹绾让孙氏做主,孙氏拿了一匹淡蓝色的夏布给罗桂花,一匹布可以裁两套成人衣裤只多不少,淡蓝色男女都适合。罗桂花开心收下,准备给两个儿子一人做一套。
孙氏没有给赵老太,想着闲下来直接给两个老人一人做一套新衣。
赵红梅和银珠这个夏天算是有事干了,要给赵怀安和夏茹绾一人做三套衣服,这是孙氏交代的重中之重,为他们去雍州参加秋闱时做准备,做完了还要给家里人做,以前赵红梅还想着要把夏茹绾培养出来和自己绣花做针线,现在有了银珠一对比,赵红梅直接就放弃了对夏茹绾的栽培。
夏茹绾也算是彻底解放,没事就安心练字,村里有些人头疼脑热的来看病,都想着让她出手,毕竟她现在有个神医的名声在外。
不过她却都推给赵老爷子,只是赵老爷子开的方子她都看了,待捡药时才提醒赵老爷子在药方上做些加减。
这些天村里人都觉得赵老爷子的药越来越灵验,因此赵老爷子的口碑倒是好了不少,竟有不少附近的村民也慕名而来。
赵老爷子开心之余越发看中夏茹绾这个孙媳妇。
有她的点拨,赵老爷子这些天感觉自己的医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真有茅塞顿开的意味。
赵怀安看书的同时还是看着娘子练字,岁月静好,令人沉醉。
“娘子的字大有长进。”时不时的,赵怀安就会夸上一句。
夏茹绾只觉得这写毛笔字是真体力活,时有腰酸背疼手抽筋的感觉。
这是一方面,更难的是繁体字笔画太多,记忆起来真要命。
还好老师很有耐心,这几天总算是有了质的飞跃。
当然,还有一件事,赵怀安坚持要做,当做每日必修课题,技术越来越娴熟,夏茹绾并不反感,嗯,不但不反感,似乎还有些喜欢,有时她会主动攀上赵怀安的脖颈,吮吸他越发性感动人的双唇,啃咬他作乱的舌尖,一寸寸攻城略地,直到他乖乖地顺应着她,一点点沉沦在她的强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