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刑部尚书有罪(1 / 2)
“臣这么做,是因为下面的人拿不到钱办事就不得劲,再加上互相推脱,出了岔子往往连人都找不到,大家各司其职好像都在做就是没有进度,找不到谁负责。”
“臣想办事得利,才想这般做,一开始也震惊、气愤,不习惯收他们孝敬银子,甚至害怕被人发现被人检举。”
“然后风平浪静,好像大家都默认了。”户部尚书卢靖安声音越来越微弱,但依旧带着颤音。
回忆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他说出的每个字都沉甸甸的。
仿佛在述说着那些他不愿意面对的且十分沉重的那一段经历。
“臣等可没什么默认。”何御史斩钉截铁地说道。
他所行之事对得的自己的御史台御史大夫的职位,对得起天地良心,更对得起自己修的道。
“言有宗,事有君,卢尚书,你的心病了。”刑部尚书眉头紧皱也不由得对户部尚书进行了评价。
“是啊,臣的心病了,所行之事不合法,不合道。臣逐渐迷失了,没想到增长了野心,那胆儿越来越肥了,尝到了甜头啊!”
“臣一次次积极往下放银子,发给那些遵守且默认潜规则的官员们。”户部尚书卢靖安颤颤巍巍地道,眼里都是悲凉。
“臣那时真的觉得,只要他们贪下了几分银子,他们拿到了钱......他们拿了钱才会把事情办好。”户部尚书卢靖安说下这句话,心拔凉拔凉。
这下知道自己无论怎么样,也只能是死罪,他反倒终于敢直言了。
真可笑,能作为的时候他不去争不去谏,反而到了临死的时候他才敢直言才能直言。
何御史听完,心中悲恸,朝堂的一个人才就这么废了啊!
户部尚书卢静安才华横溢,当初力压一众人官员稳稳地升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这样有手段有能力又有心计的人身处高位,一旦为祸,他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力往往比一般人更大。
他相信一开始的户部尚书卢静安,一定是个想为国为民的有志才子,卢静安他刚任职的时候一定曾经想过改变当下官员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不高的现状。
只可惜,后来的卢尚书不仅是想偏了,还将自己的路走偏了,道心不在。
卢尚书将整个部门的风气也养歪了,乃至下行效仿,一系列官员有样学样。
一步步大家都越来越觉得理所当然,他们在其位不谋其职,而是拿到好处才开始行事,逐渐没了羞耻心,贪颠痴妄失了德。
若是将此问题早日上奏给明德帝,依照明德帝对户部的重视,明德帝不会动手清理?不会立威?不会着人想办法是不可能的,虽说可能一下难以清肃,但肯定比当下好。
户部尚书卢静安还在自己的思绪里,他也曾想做皇帝的肱骨之臣,做个清官好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可是户部官员冗多,底层官员的个数更是难以计数,下面的比上面的贪,田税收缴上来,下缴重上报轻。
国税啊,那些人都敢隐藏数据甚至虚报,更别提往下拨款后经过一层层盘剥到当事人当事地的官府手里,去七留三已经是万幸,只怕事实往往比这个还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