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郭王氏安详离世(1 / 2)
这天早晨,郭平毅按照往常一样,去给祖母倒尿壶,到了窑里,见祖母还在睡觉,便道:“奶奶,今天不舒服吗,怎么还没起来?”
见祖母没有答应,继续道:“奶奶,奶奶,”喊了几声也没答应,他摸了一下,怕的跑出了院子,在院子里喊道:“达,我奶奶像是殁了。”
郭仁爱忙从窑里出来,跑到母亲窑里,人已经凉了,晚上吃饭的时候还好好的,如今却悄悄地走了,留下黑板上一幅漂亮的祥龙出云图。
郭平毅抱着母亲,痛哭流涕,如今的他,上面再也没有天了。
农耕文化下,孩子们依靠着老一辈人留下来的田产,作为生产资料度日,因此长辈在他们眼中是极其尊贵的,这便是为何郭高氏总想有个当婆婆的款儿了。
郭王氏去世后,成了后世人羡慕的真正的老人,老有所养的典型便是她,年轻时的她,极具人格魅力,公公是地主,男人也是地主,家庭没落了,男人死了,但两个儿子对自己千依百顺,两个儿媳没有敢不孝顺的,从四十岁开始不干活一直活到了八十几。
没帮着带过一个孙子,但是孙子们却每天给烧火倒尿壶,家中光景再不好,饿着谁也没有饿着她,就这样的一个老人走了,走的很平静,很安详,她离世那一刻,必然是坦然的。
郭王氏子女多,孝子们自然也多,她走后的当天,郭仁爱便去翻电报给两个姐姐,虽然有着一点亲,但同母异父,从小又没有交集,两个姐姐是在川里长大,长大后更是都去了城里,郭仁爱兄弟两个都在乡下,因成分不好,未受过完整的教育,二者有着云泥之别。
她们还带来了自己的丈夫孩子,加上郭仁保和郭仁爱这边的人,郭王氏娘家人,孝子们也有四五十人。
本来郭仁爱和郭仁保兄弟二人请了一个阴阳,两个和尚,想着也是过好了,不想郭王氏的两个女儿认为母亲去世办的寒酸,平日里也没有孝顺,又增加了七个和尚,为了有更多的人哭,还请了哭坟的人。
郭平毅从来没有见过,原来办丧事儿,请和尚和阴阳外,还有请哭坟的人这么一说,话说孝子们的哭还是有限的,那十来个哭坟的那真的是哭的惊天地动鬼神的,口中还念念有词,让在灵棚下去烧纸的人也动容,不得不掉几个眼泪珠儿才能安心离去,就连郭世寒和郭世冰这两个带着蓝色孝帽的孩子看着那些人哭的撕心裂肺,也跟着哭两声。
刘阑珊很敬佩这位祖母,也很羡慕这位祖母,谁能生养下那么些孩子,还能个个孝顺呢,何况儿媳们还能那么孝顺,这大概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各自家庭的教养吧,有样学样,这也是她后来孝顺郭赵氏的一个原因。
郭王氏走后,整个院子空荡极了,郭赵氏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刘阑珊很好,但阑珊同郭平毅的关系已然大不如从前,婆姨汉两人总是冷冷的,几个月以来,刘阑珊也做完了接扎手术,已然恢复了很多,但两个人还是分炕睡着。
郭赵氏隐隐感觉到,刘阑珊的情绪很低落,在自己和郭仁爱面前装的能说能笑,只要到了他们婆姨汉两个的小家,便凉了下来。
为了缓和小两口的关系,这日,郭赵氏趁着郭平毅和郭仁爱都不在家,郭平宇照顾郭世寒的时间,炒了一点南瓜子给刘阑珊拿过去,见阑珊正躺着哄郭世冰睡觉,也没说话,只坐在炕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