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本王要宣布三件事(1 / 2)
“承国侯事急从权无可口非,可事情做得太过,也得给天下人个交代。
臣建议剿贼之后缴获的资粮,命承国侯拿出部分对造成影响的家庭进行补充。
至于针对此事而立下专门的律例就大可不必了,甚微之事,因此立法,恐怕寒了将士们的心,也耗费刑部的人力。
现如今主要的问题是,之前贼人攻克了那些郡城之后,大量屠杀官员,所有失地至今没有运作,才导致了官府不作为,土地荒废等等乱象。
蛇无头不行,兵无主自乱。
不若将朝中以有能力的官员带头,携带白马书斋的学子们前往郡城补充职位,将所有官府运作起来如何。”
此言一出,文武两边的官员纷纷闭上了嘴巴。
越王看过去,眼神中带着深意。
王叔勾鸿。
年少时隐藏身份参与科举,高中取状元,后又改而从军,在北边与齐国征战过,也到南边南蛮厮杀过,孤身出使燕国谈和……
当之无愧是那辈人当中最为璀璨耀眼的一位。
也是仅因勾鸿没有任何的争夺王位的意思。
所以这个位置才落到了勾践父亲的身上。
为了避嫌,先王登基后,他特意从清幽城里面搬了出去,到别的郡城定居。
似乎真的与世无争。
但是,在越王勾践昏迷期间,他没有出现,三方势力瓜分朝野权力的时候,他也没有出现。
直到勾践醒来了。
竟然就风急火燎的赶至清幽城听从差遣。
更令勾践感到忌惮的是。
勾鸿说出了他自己心里话。
提拔白马书院有功名学生补充空缺,是勾践想好的主意。
想着适当暗示,让内阁进行讨论。
谁知勾鸿当众说出。
对方是否知道了宁儿的事情了。
但思索一番,便点头同意。
“王叔说的言之有理,就按王叔的意思办吧。”
“六品以下的官员可以由书院的学生担任,各方太守人选必须要在朝廷中挑选,其中统领各太守的刺史更是重中之重,唐尚书,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吏部尚书唐一平顿时来精神。
刺史是在外的一把手,手握兵权,这种好位置十几年都没有几次空缺。
“吏部撰丞唐一舟经验丰富,要不就他了?”
“不可!”
未等越王开口,双目闭合养神的柳相爷便出口反对。
“吏部撰丞责任重大,即便是告老还乡也得在清幽城内居住满三年确定无异才能外放,此规矩不能破。”
唐一平也知如此。
可是除却了唐一舟之外,刺史的位置再无适合的自己人能胜任,大好的机会推荐别的人,他心里又不平衡。
“回王上,要是唐尚书没有合适的话,微臣倒是有个人选,就不知是否有所唐突,恶了王上。”勾鸿抬起头笑道。
“王叔哪里的话,王叔愿意推荐人选,本王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恶了呢。”
“臣近来有所听闻,清幽城内出了个叫苏睦的人,做事稳妥,七窍玲珑,还衍化出九州统一的局面,由他担任刺史之位,定当合适。”
“苏睦?”
越王勾践和其他大臣都愣了一下。
饶是他们心中多有猜测。
勾鸿提出的人选还真的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之外。
除了衍化九州统一是真的之外。
做事稳妥,七窍玲珑与他不沾边的吧。
说他心狠手段,诡计多端还差不多。
柳相爷眉头紧皱。
怎么会是他了。
“王爷,我与他接触过。
苏睦此子,确实是有几分急才,光从衍化江山社稷衍化图的结果来看,确实也是合适的人选。
可实际上他对官场的了解仅拘于表面,容易被人欺上瞒下,而是他出身平民,也没那个命格。”
“命格?韩家不是打算将嫡女嫁于他为妻嘛,那就不是问题了。”勾鸿同时笑着开口,“敢问王上京察还打算如期举行嘛?”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瞬间寂静了下来。
今天上朝要解决的大事,其实就是京察问题。
诸多朝臣选择性忽略。
就是知晓越王没有拿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