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钱从哪儿来?(2 / 2)
对于TD-SCDMA,赵鹏再熟悉不过。临危受命,结果啥成果没有,让他很是伤心。
所以在那之后,他的方向也都偏向这方面,不过成果平平。
他一目十行地看着资料,很快翻到第二页、第三页...
没了。
“怎么是半份?”赵鹏抬头质问道。
这份资料是TD-SCDMA原理的总述,但里面的内容比现有的资料更完善、更系统。
看完半篇总述,已经让他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之前研究搁置的地方,好像又有了新思路。
不过看到一半突然没了,让他有些恼火。
“这又不是我拿来的!我怎么知道?”方晨低声吼道。
赵鹏这才想起来这是白江波哪出的资料。
“这份资料重要吗?”方晨悄悄问道。
“这里只有半篇,我没法判断,只能告诉你有戏。”赵鹏严谨地说道。
方晨彻底放下心来,赵鹏说的“有戏”,代表着十拿九稳。
他看向白江波,指了指隔壁的小房间:“我们谈谈?”
“好。”白江波笑着回道。
“方校长,这恐怕...”公证人员很纠结。
“你也跟过来吧。白先生,可以吗?”方晨询问着白江波的态度。
“没问题,不过只能来一个人。”白江波应允道。
人多眼杂,需要控制一些。
最后赵鹏也跟着走过来,四个人来到隔壁的小房间。
“总述的后半段呢?”刚来到房间,赵鹏就迫不及待地冲上来。
白江波把文件夹递给赵鹏,让他自己去拿。
其实TD-SCDMA和石墨烯的相关资料也是在硬盘中的,不过白江波把开头拷贝出来,打印在纸上,用来钓鱼。
“你刚刚说的科研合作是什么意思?”方晨直奔主题。
“字面意思。我手里有些技术,但是没有研究人员,想和你们合作研究。”白江波直言道。
晶东方的尾款还没打过来,白江波想独自建一所研究中心不现实。
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和高校合作。这样既能解决工程的问题,后续的研究员招收又有保障,一举多得。
“恐怕目的不纯吧。”方晨依旧保持着理性,“就算合作,建工集团的方案我们也不可能接受。我同意任何变相的贿赂,这一点公证员可以作证。”
旁边的公证员严阵以待。
“你想多了,我并不是在贿赂你,只是想给你们提供另一种思路,京海大学未来的路。”白江波笑呵呵地说道。
“什么意思?”
“从今年开始,大学应该会开始扩招吧。”白江波问道。
“没错。”方晨没有隐瞒。
消息早已传开,京海大学的扩建也是为扩招做准备的。
白江波双手一拍。
“这可是京海大学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详细说说。”
“我们合作共赢,我能获得科研人员,你们能拿到成就,之后还能拿到更多的科研项目。有了名气之后,京海大学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源,就会得到更多的成果。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不出十年,京海大学便能从临江省脱颖而出,站到全国的舞台上。”白江波慷慨激词道。
讲实话,方晨心动了。
这么一想,白江波说的不无道理。
如果京海大学真的可以发达起来,省钱建起来的校区完全满足不了以后的要求。
到那时,拆了重建又是一笔费用,而且还不方便。
还不如一步到位。
不过...
“钱从哪儿来?”方晨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