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笔小财(2 / 2)
“砰”
天色愈沉,不知第几次摔倒,陆仲有些麻了,一向在此道上所向睥睨的自己,感觉在儿子面前有些被“指教”的感觉。如果是外行人或许不觉得,可他一个老手,很清楚自己儿子是留了手的,否则他此刻或许会很不好受。而陆仁能做到这么久,既不赢又不输,而且不但自己不受伤,也没让陆仲伤着。要知道陆仲此刻可是真正拼尽全力了。
“好了......好.....不来了.....呼.....呼.....”陆仲大口喘息着。他没有受伤,只是累着了,不过发泄的目的倒是达到了。
“不来了吗?那走吧。我自己回去好了。”陆仁迅速去换衣间换衣服,他怕回的太晚洛玉珍会担心。
“小子!你是不是学过?”
“没有。小鬼子的东西,尽是糟粕,不学也罢。”声音传过,人已消失。
陆仲一脸懵。他这儿子,他是实在看不懂。
......
96年正是迎接香江回归前的最后一年,可股市的动荡让人心潮彭拜,深州发展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迎来了两次除权,可股价并没有让人乐观。
由于陆仁的“过分”乐观,也追了一些深州发展的二舅妈愁眉不展中终于还是忍不住在16块多的价格“割肉”了,幸好她的买入价比陆仁要低,只是损失了一些车马费而已。
可她也替陆仁不值啊,多年一直不停的追人,不如放银行吃利息。她要不明白为什么陆仁如此执着,要是前世她可能忍不住早替他卖了。可惜这一世陆仁并没有选择让舅妈代劳,而且就好像没事人似的,即使除权后,也还是不断用自己辛苦攒的钱追入,就好像根本不在意自己亏了多少一样。
的确,陆仁懒得算,两次除权后,当股价达到十几块甚至个位数,陆仁选择的都是尽最大可能买入,用他工地里辛苦攒的“血汗钱”,让人觉得不可理喻。股,二舅妈觉得这些钱能干很多事了。前提它得是钱,而不是躺在那儿的股票。
外婆和洛玉珍也都劝陆仁收手,她们觉得小孩子好好学习才重要,不要像个赌徒似的一天天想着发财,。小舅妈甚至搬出宗教来说事,是股票这种投机倒把是会“下地狱”的。陆仁心想,玩股票最六的难道不正是犹太人吗?索罗斯、巴菲特他们不知道会下地狱?
中考,对许多人来说算是人生中第一道坎儿,因为读什么样的高中往往决定了内卷的起点在哪儿,有多高。可陆仁不这么想,他根本就不备考,甚至很随意,依旧我行我素,让洛玉珍头痛不易。结果出来了,500分正,虽然不算好,进重点高中的下限应该还是没问题的。这时的小舅对陆仁十分期待,再次提成花钱进入一些更好的私立高中,这钱他出了。
陆仁不仅拒绝了小舅的好意,甚至没选择重高,即使是下限,他选择了钱州最好的普通高中——钱州第十中学。原因之一是便宜,另一个原因是比较闲,因为没重高那么卷。还有一个原因,钱十美女多,比较赏心悦目,不像重高一群眼睛男眼镜女。
1997,那是春天般的一年,深州发展的股价在陆仁不停追入中,一下涨到了40块以上,看着48块的股价,陆仁笑了,股一次性抛出,扣除零星的车马费 入账近百万。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小资”了吧。当然,二舅妈说不后悔是假的,只能感慨外甥的运气着实不错。
打从年初就开始传一个消息,陆仁买的房子要拆迁了。当然,对于陆仁而言算是意料中事,因为如果不出意外,再过几年外婆那儿的房子也该拆迁了。因为那个不算商品房,所以赔付的很有限,也就28万夏币。而陆仁当时购入的虽然也是二手房,确是三证齐全的商品房,所以拆迁办的人来谈的时候,陆仁开出了“狮子大开口”的赔偿,让众亲人觉得他“想钱想疯了”,不停劝他见好就收,拆迁办负责人甚至拍案而起。
“小伙子,你要有大局观啊,你这样我们很难开展工作的,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你要有基本觉悟,你要支持城市建设啊。不然我这边工作开展不下去,到时候别人可就没我那么好说话了。”
看着陆仁笑笑不说话。这头顶微秃的中年主任又开始做思想工作,道:“年轻人,你现在的任务难道不是应该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吗?对了,我有亲戚在教育局,到时候你考大学或许还能出把力呢,你看……这房子120平,就你和你妈两人的户口,不要像老鼠屎似的,这叫钉子户知道吗?”主任口灿金莲可谓是软硬兼施。
陆仁又笑,觉得对方差不多到底线了,终于开口。
“李主任既然这么说,我也就透个底。我不用原拆原位的赔偿,你就按市价5000一平算,再按我和我妈两个户籍,70万,这要求不过分吧。”
主任心里松了口气,这也算是他权限内的底线了,终于勉勉强强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