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找到帮手(2 / 2)
柳康走了,芽儿心里还是很孤寂的。
虽然两个人常见面,都是谈作坊的事,但只要跟他在一起,心里都是快乐的,好象这一切都乐在其中。
他走了。自己仍然做的还是那些事,但又有些不一样,觉得自己缺失了很重要的东西。
柳康在马车里的时候很多,芽儿放了很多书籍,闲下来的时候多数在看书。
秦班多数都在跟秦江双胞胎、刘海闲聊自己的见闻。他们三人第一次出门见世面,什么都觉得新奇,跟秦班第一次出行是一样的。
秦班在马车里的时间少些,反倒柳康多数时间都在马车里,看书,规划自己后面要办的事。
三个小伙第一次出村,满眼都是稀奇,不过懂得分寸,随时跟着柳康的左右。其实也不需要他们的照顾,赵叔都把柳康照顾得很好。
因为人多,在路上有人聊天,有人照应,觉得赶路也不是那么难过。
秦班更是经历过,长了不少见识。
他知道他们三个以后在南边一线,刘海是他的帮手,对他们更是时时提点。
三个小伙也是肯学的人,一路上顺风顺水,时间也好象过得很快的。
这次路上没有耽搁行程,行商帮基本上在赶路,只花了十七八天的时间就到了扬州,这比上次缩短好几天。
行商帮老大跟柳康说过,在这里停留五天左右,就到出发去杭城,留在扬州的时间比较短。
当天晚上车队到的扬州城里,柳康还是宿在第一次来的客栈里。
因为是老熟人,小二更是热情得不得了。把一切都照顾得妥妥帖帖的。
当晚柳康带着几人随便吃了点,洗漱后,柳康道:“今天大家都早点休息,明天早上秦班带着刘海去酒楼和商行交货,我带秦江秦河去其它的酒楼和商行推销面条。”
当晚,柳康他们都早早歇下。
第二天一早,秦班带着刘海去了有合约的酒楼和商行,也带了样品面条去。
如果秦班没有拿下订单,柳康再出面谈。
柳康估计秦班能成,因为苕粉受欢迎,他们东家都赚到了银子。
面条成本更是低些,普及的面会更广些,只会赚得更多。
柳康带着双胞胎来到了距离自己开发商行很远的一条大街。
方向应该是一个东,一个西,这条街正好各类商行都有,只不有比自己合作的商行要小些。
如果这些商行卖起来数量也是可观的。
今天柳康只是摸下行情,走在街上,边看他边想道:如果在这条街上,只选一家商行供自家的货,可能是最好的。
自己按进价供货给他,具体中间赚多少商行自己把控。其它商行想卖只有从他家进货。这样对商行和自己都有保障,不扰乱行规。
柳康逛了一圈后,中途去了一个酒楼,小二哥一看柳康就像个有钱的公子,热情接待他。
他道:“你推荐下,贵楼的招牌上三个。另外可有面条售卖?”
小二哥回道:“我们这里没有面条这种吃食,客官可在哪里吃过?”
柳康道:“我行商在外,好久没有吃到家乡的特产,今在这里商行里见着,既然你们酒楼没有,想借你们的后厨一用,费用另算,可与掌事的通禀下,可行?”
小二哥不能做主连说好的,急忙跑进去禀明掌柜,再来回话。
不久,小二哥出来,道:“我们掌柜同意了,请下厨的人跟我来。”
柳康示意双胞胎哥哥秦江拿了一筒面条跟着小二哥进了后厨。
农村的孩子都会下厨煮些简单的食材,面条正好简单易学。
他们三人都在作坊的时候,芽儿教了他们面条的几种吃食方法,而且三个人都会。
秦江进去不一会儿,他端了个托盘出来,上面放了几碗青葱面条,很是打眼,虽然还没有吃,周围的人都盯着秦江的盘子。
他走到柳康面前,把面条放在桌上。柳康也是饿了,吃得津津有味,一碗很快就见了底。
旁边的人还以为他吃的山珍海味。
他们也跟着吃了起来,毕竟逛了大半天,的确是饿了,所以吃起来格外香。
酒楼其它的客人看着,他们几个好像吃起来很美味,都看着他们。
酒楼的掌柜跟出来的时候,柳康的面条已吃完,酒楼的招牌菜已上在了桌上。
掌柜看向他们几个,可看出瘦高个的年轻人是东家。
他上前主动跟柳康见了礼,“请问公子,你的这种吃食看起来很特别,是我酒楼没有的吃食,可否能让在下尝下。”
柳康回礼道:“今天在下的确带了一些在身边,特想家乡的味道,借了贵地才得吃上。这就让在下的人再去做份上来,掌柜的赏脸。”
秦江又拿了一筒面去了后厨,掌柜就和柳康在桌旁坐下,等着面条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