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开张大吉(2 / 2)
当众人汇集在院子里面的时候,杜康看都华灵嘴上还残留有汤汁,知道其他奴隶给他留了饭,也放心下来。
有了昨天晚上的铺垫,工作的安排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今天开始都要刨地了。
只是额外加了两个说明,一是以后打猎的主力就是世俞了,二是杜康出去时奴隶的管理由陶七协助。
纶邑原来的居民有百余人,留下的农具不少。
众人依次在仓库里面去了耒耜等工具,杜康看着世俞背着弓箭,拿着农具不伦不类的样子,顿觉好笑,高声道:“世俞,你先带着大家去地里,今天要干的活我跟华灵都说好了,我稍等片刻就来。”
世俞左顾右盼,不知道华灵是谁,顺着杜母的目光才看到其貌不扬的华灵卑微地举了举手。
杜康留下了陶七,他要教陶七做稻草人,当然这个想法的出处,他推给了华灵原来的村子。
“一长一短两根竹竿绑起来,再在上面多绑一些草,等过几天我找到野人回来,再去找一些河蚌回来,挂在上面。
风一吹就会响,太阳一照又反光,鸟就不会来啄食种子了。
你说面孔啊,你自己发挥就行了,怎么吓人怎么来。
不得不说,华灵想的这个法子还是不错的,不然我们这么珍贵的种粮都喂了小鸟。”
陶七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这个对他来说不难,不过他还是忍不住提问道:“主公,有一个问题,我们的麻绳不够!我可以用藤条绑,但是去砍藤条又要多花些时间。
我怕赶不上你播种的进度。”
杜康才想到这是个问题,纶邑还没麻,姚瑶上次给的已经用完了,现在用的是牛皮。
种植苎麻的地方已经找到了,到了芒种前,也就是五月的时候,就该收头麻了,但是还没有纺车。
现在是不可能派人手给陶七的,但有藤条的地方地势不平,交给陶贝他们也不放心,而且四个小家伙已经够忙了。
杜康想了想,说道:“昨天不是虞城和齐邑有一些袋子装粮食过来吗?你拆一两个,省着点用。”
陶七答应着,正准备开始做稻草人,杜康又说道:“对了,这个华灵,是个种田的老把式,虽然现在是个奴隶,估计到年底我就会把他转为庶民。”
陶七心领神会,连忙答应着:“主公放心,干农活以他的意见为准,我不会干涉他。”
杜康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去。
他到了单独放着520斤豆子的屋子,抓起了一把黄豆,仿佛看到姚瑶在对着自己甜甜地笑。
杜康盘算着怎么让豆子发生变化,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他知道这个指望不上华灵了。
等杜康来到田间时,他看到华灵已经做了很好的人员调配。
奴隶在做着需要深挖的堆砌田埂工作,石猛等人做着稍微轻松的翻地工作,女人们在除草。
而世俞正在杜母的指挥下翻种着他们的小菜园子。
耒、耜这两种工具并不好用。
好在翻地并没有翻多深,烧荒过土地也相对蓬松,石猛等人力气较大,华灵等人干农活也比较熟练,因此速度还说得过去。
看来有五、六天时间就可以翻好东边的地块,然后用石锄做好垄沟,女人们就可以开始播种了。
西边的地板结比较厉害,到时候要多花些力气和时间了。
杜康拿起一根简陋的木耜,扎进土里,他不敢扎得太深,担心这个工具断掉。
熟悉的气息随着泥块的翻起,扑进杜康鼻子中。
这是最古老的,最诱人的味道,杜康又找到了当年的回忆。
他看着田间三十多人劳作的场景,想起了当时自己和母亲二人因为即将来临的大雨而来不及收割庄稼的惊慌失措。
也想起了三十多位乡亲涌进他们田里帮他们收割时的感动。
事后他们甚至连一餐饭这样最基本的谢意都没有接受。
杜康一下接一下地翻着土,尽情地享受着挥汗如雨的畅快和快感。
到了午时,他终于发现妈妈说的是对的:出大力气的人,肚子容易饿。
杜康看到大家手上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但是因为自己没有停,谁也没有停。
他不敢贸然打开两餐变成三餐的口子,一是没有存粮,二是40斤的亩产。
实在没有这个资本啊!
远处传来“扑愣扑愣”的声音,世俞眼尖,马上大喊道:“野鸡!”
杜康哈哈一笑,看着世俞背后的弓说道:“世俞,去把它们射下来!我就在地里给你们做好吃的!今天开张,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