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搬入新家(2 / 2)
盛长淮也觉得不错,但是有点疑惑这新装修的铺子怎么不干了。
掌柜叹了一口气。“这是我小舅子家开的他们去外地做生意,宅子和铺子都转手给我,我又不善经营文人雅士的东西,做了后赔了不少钱,关门后又觉得可惜,与其空着还不如卖了,有个闲钱再把客栈好好经营一番。”
“是这个理。”盛长淮也不在多费口舌,当即捡钱签了文书,把房子买下了。
东家跑了一趟衙门过了户,这个宅子就彻底的成了盛宅。
有了新家,一行人收拾收拾,又大扫除一番,选了个良辰吉日搬了家。
乔迁新居宋家人和王家村较好的几个人都来了。
大家伙也没空着手,周氏两口子拿来了一坛子油,五斤白面五斤精米,一堆野鸡,一对兔子。
宋巧两口子是半扇猪,两车柴火,又偷偷的给老鬼放下了十两银子。
谢氏抱了一卷子蓝色印花棉布,一卷子宝蓝段子,一卷子浅黄色段子,两床单被褥,两床厚被褥。
钱氏则带了十只母鸡,两筐鸡蛋,三两银子。
宋老爹一家人拉了一车的粮食,一笼子鸡,一笼子鸭,十尾大鲤鱼。
周氏不必说了,家里的粮食肯定搬空了。
谢氏一个女人带着孩子,日子过得更不容易,还带了这些东西。
宋巧是他们这里条件最好的了,这也是多亏老鬼给了她赚钱的财路,宋巧也是感恩,拿的东西也是最厚实的。
钱氏虽然家里有个当官的里正,可这个里正当的只赔不赚,一年往外搭的银子比里正的例银还多,家孩子一堆,还供着读书的,能拿出三两银子相必也是极限了。
至于宋老爹一家人,当初为了探视在大牢里面的老鬼,家里早就掏空了,好在前段时间老鬼把卖的野猪肉钱给了他们,才有余钱办置这些。
都是穷人家,能拿出来的东西也都是家里的家底。
虽然东西不是多好,但是这份情意老鬼很感动。
临走前,老鬼拉着谢氏到一旁唠嗑。“谢嫂子,眼下快要沙冷了,庄稼收后你有啥打算?”
谢氏没明白老鬼啥意思。
“嫂子我便直说了吧。”老鬼也不转弯抹角了。“我打算给小玉开个食铺子,得需要不少的鸡,我想着你要是能把鸡养起来,我就在你这儿收,钱给谁都是给,但给外人不如给咱自己家人,况且我也是有私心,外人家的鸡我信不过,因为我要收的鸡是必须得吃粮食的,还得精细着养,不过这鸡收到价格也高,普通的鸡一斤三十文,精养的鸡一斤七十文,嫂子你看,你能做这事儿不?”
七十文一斤,一只鸡最少也得三斤,那就是二百一十文。
十只鸡就得二两多银子…
谢氏一听哪有不能做的,连忙满口答应。“别说精养,就是让我天天抱着睡我都能做,等我回去就敷它几窝鸡崽子。”
说着谢氏迟疑了下。“几十只,你能收吗?”
“你只管养,多少我能收。”老鬼笑着跟谢氏保证着。
其实老鬼的打算让谢氏养上几百只,但怕吓到谢氏,便没说出具体的数字。
谢氏这下安心了,欢喜的对老鬼不知如何感谢。
庄稼人,一但到冬天以后就没了进项,家里有男人的还好,四处的打个零活赚点嚼用的钱,可谢氏一个寡妇,以往到了冷的时候,就领着孩子给城里开铺子的亲戚帮帮忙,卖卖被褥布料之类的,都是亲戚,也不提什么钱不钱的,谢氏只求这一冬她和孩子有口饭吃就好。
今年年头不好,谢氏刚去亲戚的铺子买了一些给老鬼乔迁的贺礼,便听着亲戚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今年不想让她过去帮忙了。
谢氏正哀愁冬天咋过,没想到老鬼就像及时雨一样解了谢氏的愁。
今儿谢氏一来老鬼就看出来谢氏笑容里带着愁苦,本着之间的情谊,老鬼想拉一把这个苦命的女人。
乔迁饭吃完了,大家都打道回府。
老鬼把剩下的肉给大家分了分,按着习俗又没人回礼一份糕点、果子。
宋大明来的时候满满一车,回去的时候老鬼和宋兰兰又倒腾满车的东西。
许氏推着不要,当娘的宁可自己亏,也不舍得多要儿女一分。
老鬼无法把盛长淮推了出来,盛长淮三言两语便把许氏这个岳母哄住了,安稳的手下这车东西。
转天老鬼又邀请县城里认识的这些人,香满楼的唐秦清,首饰铺子的王文,药材铺子的伯恩。
第三天是盛长淮,请了孙伯宏和周文人,至于钱子墨远在帝都,盛长淮便没告诉。
一方忙活下来,老鬼这才有空给甜妞找个绣房,给甜妞安置好了,老鬼又带着宋兰兰去了香满楼,给她安排到香满楼的后厨。
之前老鬼就跟唐秦清打过招呼,让宋兰兰在他这酒楼后厨帮工。
全都解决后,老鬼又跟盛长淮选了个日子,前院的铺子开了张。
铺子本身就卖笔墨纸砚的,因为前东家不会经营,里面的笔墨纸砚还都存了不少。
趁着老鬼忙活的这段时间盛长淮又临摹了一些史记、杂记,易传,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字画,曾经收藏的书籍凑吧凑吧,一间淮馨书舍就成了。
青河县十里八乡的秀才没有几个,盛长淮这铺子一开,就打着秀才的名号,颇受学子们的追捧。
一时间,生意红火的不行。
盛长淮和老鬼忙活的脚步着地。
一连几日下来,等盛长淮和老鬼清点账目时发现,他们该进货了。
“我临摹的那些书集也空了。”赚钱虽然开心,可盛长淮也愁货供应不上。
老鬼想了想。“要不,你雇一些家境平寒的学习临摹,一来解决了咱们书籍紧张的问题,再来也帮助下寒门子弟,让他们别因为读书难在银子上。”
“好办法。”老鬼善良的心灵让盛长淮越发的钦佩也更加爱慕。
得如此妻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