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皇帝不再年少(1 / 2)
在王五为百姓造福的时候,朝中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皇帝收到了监察御史袁思因的弹劾奏章,弹劾拓跋妥出师三月,寸功未立,实际上是举国家之财为己用,收买朝中官员!而拓跋妥的弟弟——拓跋帖,庸才碌碌,疏忽职守,败法乱纪,贪婪成性,恐成拓跋妥第二啊!
崇政殿。
皇帝让太监朴不花宣读监察御史袁思因的弹劾奏章,观察着殿中各位大臣的反应。
“诸位爱卿对这封奏折,可有看法?”
头上纶音降下,殿中大臣们面面相觑。
此时,一位拓跋妥阵营的臣子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左丞相拓跋妥率领大军百万,行军稍慢,也是情有可原,何来‘出师三月,寸功为立’之嫌?”
另一位拓跋妥阵营的臣子站出来应和道:“陛下,左丞相拓跋妥沿途祭拜圣人,耽误些许日程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话本意是为拓跋妥开脱,但是听在皇帝的耳朵里就不一样了,拓跋妥胆子也是真大,皇帝正值壮年,太子已代理政事,一个丞相居然敢代替皇帝和太子,带着大军去祭拜圣人?这不是举国家之财为己用是什么?
皇帝的表情变得微妙,殿中的气氛也开始不佳。
大臣们以为这个理由太过牵强,皇帝不能接受,于是纷纷出列帮左丞相拓跋妥说好话。
“陛下,兵部得到消息,左丞相拓跋妥已经击破张自成的军队,即日可下高邮!”
“陛下,左丞相拓跋妥已分兵攻向六合,扼制了濠州反贼势力的扩张,想必不日即可拿下反贼!”
看着大半朝臣下场为拓跋妥说情,皇帝反而没有了表情,转而点出欧阳合,问道:“右丞相有何见解?”
欧阳合出列,说出腹稿:“回陛下,臣以为,左丞相拓跋妥率领省、台、院部诸司官员,人势众多,行军缓慢,确实情有可原,但是南下三月有余,一城未下,臣还是保留看法。”
欧阳合表面持保留看法,实际上一句“率领省、台、院部诸司官员”,直接将拓跋妥收买官员的罪名坐死。
皇帝心中疑虑更甚,金军百万,拿不下一城属实荒谬,但要是真的大胜而归,恐怕这江山一半都要归了拓跋妥。
皇帝点头,“丞相所言,朕知。”
“传旨,左丞相拓跋妥,南下三月,坐视寇盗肆意,寸功未立,削去职位,安置于淮安路,其弟御史大夫拓跋帖,削去职位,置宁夏路。”
皇帝沉吟片刻,接着下令:“由河南行省左丞泰文先代行大都督之职,继续南下平反。”
殿中臣子们纷纷下跪,齐声道:“请陛下三思。”
但是三思也就只是说说了,皇帝不再年少,威严不容侵犯,皇帝无视殿内大臣,起身离去。
臣子们也只能在太监的示意下五体投地,恭送皇帝离去。
皇帝走后,殿中大臣们缓缓起身,看向欧阳合的眼神不善。
欧阳合咬牙,皇帝真是打得一手好牌,将责任都推到他身上,不过接下来还有事报告皇帝,先走为上!
欧阳合赶紧掩面离开。
......
崇政殿偏殿中。
皇帝在此稍作休息,唤来姚三三,接过银玉撸撸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