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兴文字狱(1 / 2)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老道长建议凌家族人在经商方向上,主营茶盐的同时,兼营方物。
明代所指的方物,就是各地特产。在当地百姓眼里是十分平常的土产常物,但在异乡人眼里,却是不容易吃到的美食。
明代士绅们从追求口腹享受、进而纸醉金迷、夸多斗靡,都与明朝朝廷对文人的打压有关;士人们因表达思想,而屡横遭诏狱、廷杖摧戕,导致多数人不敢寄望仕途。
其实明太祖朱元璋打江山乃至立国之初,都表现得对文人尊重有加。
立国之初,明太祖还说“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开始大量起用文人。
明初,明太祖仿唐宋礼制,制定了许多的典章、规制、礼仪、刑法、军制、户籍、学校等,一时间,明朝到处气象俱备、行政清明,而这些工作,大多数都是靠那些文人参与完成的。
各位看官,如果认为明太祖让文人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文人在明太祖的心中地位,会因此得到提升,那就错了。
明太祖出身卑微,让他内心一直害怕被人讥笑和背叛。
事实上,朱元璋自小在元朝的暴力统治中艰难生存,以及后来的抗元时期遭到自己亲外甥的背叛,让他的疑心和防备心更重,这也影响了洪武年间的政治统治。
朱元璋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与元抗衡的同时,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府还专门修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
后来,这些知识分子在一统全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年明太祖有安徽休宁人朱升献上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战略,同时也因为明太祖的身边,汇聚了许多王佐之才,例如刘基、叶琛、张溢等,方能打下大明江山。
假若朱元璋认真学习过《易经》,明白元、亨、利、贞这四个字的深刻用意,能将得到天下的功劳,归于天道及民心所向,那么,到达盈利的关头,能好好把握上天给的机会,才能更好地贞起下元,让明朝江山更牢固。
但是朱元璋自认为大明江山就只是他朱家人的,总是疑心有人会夺取他的帝位,所以得到江山后,总是害怕失去,故将陪他一起闯过来的那些能人,一个一个地灭掉,这样他才能心安。
明太祖得到天下后,明太祖很快就对文人,由尊重切换成猜疑的模式。
明太祖的疑忌之心,在他对待刘伯温上,显露无遗。
公元1360年,刘基,即后人熟悉的刘伯温,就为朱元璋分析形势,提出了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策略;朱元璋采纳后,战况果然势如破竹。
朱元璋在打江山时,多次称刘伯温是我的张良;明立国后,明太祖对刘伯温说,只有你做丞相最合适。
刘伯温拒绝说:自己太嫉恶如仇,不适合处理繁杂事务。
朱元璋就问刘伯温说,那么你认为谁当丞相合适?胡惟庸可不可以?
刘伯温当时就说:“丞相好比驾车的马,让他驾车,很可能会翻车”。
刘伯温自己怎么也估计不到,自己这么直率的一句话,为日后的自己挖好了坟坑。
明太祖就授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这个官职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但是明太祖好像忘记了刘伯温对他的告诫,一则是因为胡惟庸很懂得讨明太祖的欢心,二则是明太祖内心认为,我为什么要听你刘伯温的话?
洪武六年,明太祖让胡惟庸做了右丞相,这是百官之首了。
早在洪武四年,刘伯温就已辞官回家了。
洪武八年,刘伯温得了小病,明太祖为表关心,派了胡惟庸带上御医去看他;谁知刘伯温吃了御医的药后,腹痛如绞,小病变大病。
刘伯温一想,不会是胡惟庸让御医下毒害他吧?
刘伯温此时拖着病体,心里记挂着太祖皇帝,心想皇帝殿下安放了一个如此小人在身边,是多么危险啊!
刘伯温就带病求见太祖皇帝,说自己本来病不严重,吃了御医的药后,病反而加重了。
刘伯温的意思是可能有人下毒,想通过此事,提醒太祖皇帝,要小心胡惟庸!
谁知明太祖听后,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叫刘伯温回去,宽心养病。
刘伯温一看太祖皇帝的反应,心里明白了,以太祖皇帝的过人智慧,怎么会听不出刘伯温话里有话?又怎么会不清楚胡惟庸是个什么人?
除非,太祖皇帝是明知而有意为之!
但是刘伯温的明白来得太迟了!
他看人测事这么准,本该在看到明太祖起用胡惟庸的时候,立即远走他方,反正那个时候,他已经辞官了啊!
刘伯温告别了皇帝,从皇宫里回到家,心灰意冷,拒绝继续吃药,不多久就病死了。
刘伯温死前,还挣扎着为明太祖写下关于治国建议的遗表。
刘伯温叮嘱儿子们说,日后待胡惟庸出事后,皇上一定会想起刘伯温当年的话,到时会召见他们,询问刘伯温有何遗言,到时才可以将遗表向皇帝呈上。
后来,胡惟庸果然出事,明太祖也果然召见刘伯温的儿子。
刘伯温老谋深算又如何?
古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刘伯温再精明,也要看看他遇着的是谁。
朱升与刘伯温一样,也是尽心尽力辅助朱元璋得到大明天下,但是朱升更懂功成身退的道理。
朱升得以善终,刘伯温中毒后郁郁而死。
朱升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十多年,总是听到朱元璋自比汉高祖,朱升心里就感到有点不妥!
朱元璋口上说要复唐宋规制,为何不自比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偏要自比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是怎样做的呢?
汉高祖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做到极致。
那些帮汉高祖打江山的人才,文有张良、萧何、韩信等;武有五虎上将彭越、灌婴、周勃、英布、樊哙;还有曹参、陈平、卢绾、张敖等等英雄豪杰。
刘邦称帝后,分封了143个侯爵,但是这批人,没有几个得到善终的。
朱升心里就暗自觉得朱元璋这个人可能也是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