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穿越大明:农家小子的奋斗史 > 第24章 上海市舶司

第24章 上海市舶司(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快穿:疯批女配脚踩渣男手撕剧本  重生六零年小孤女有点财  江家媳妇要发家  惊!订婚当天沈总抢亲了  男尊女贵之情债难还  穿成未来暴君的亲妹妹  捷德之超时空传说  开局一条水蛇,进化全靠吞  末世妻主驾到,女尊反派别想逃  盗墓:从研究生到研究墓 

出得门来,王氏一脸掩不住的喜色,没想到自己儿子发明的这个茶叶蛋竟然能赚到六十五两银子,她这辈子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此时有一半银子就沉甸甸地背在她背后的褡裢中,真叫人喜出望外。

而王福贵也是一脸兴奋之色,是他直接促成了这单六十五两银子的大生意,这范世叔以后赚了银子肯定也要感谢他的,他在父亲“王员外”跟前必然也会长了脸面,此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赵鸿义拿出两锭一两重的小银锭递给王福贵道:“福贵,今天这事情还是多亏了你从中牵线搭桥,这二两银子权且当作谢礼了,你收下吧。”

王福贵搓搓手道:“这怎么好意思?”

赵鸿义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若没有你,今天这事定然成不了,这是你应得的。”说着便把两锭小元宝塞到他手里。

王福贵这才收下:“也罢,以你的本事,以后也不怕没银子用了。”然后又笑道:“不过你要记得你说过的话,有什么好吃的别忘了给我留一份。”

“放心吧,少不了你的。”赵鸿义答应道。

三人转道又向北走了一段,来到县学附近的书坊街。顾名思义,这书坊街上几乎全是卖书的书坊和卖文具的文具店,做的就是读书人的生意。一眼望去,大大小小共有十来家书坊和文具店。

在往日经常光顾的那家林记墨宝斋里买了一刀写字的纸、一支毛笔和一块墨,几乎都是最便宜的大路货,却也花了一百多文钱,几乎将前面卖布所赚的铜钱全部花光了。

不过此时赵鸿义的心思还沉浸在刚才六十五两银子巨款的大生意中,没有心情理会这些,听凭王氏拣选。

买完纸笔和墨锭,几人又转回到大路上来,赵鸿义往大东门方向望了一眼,这一望不要紧,差点把赵鸿义吓出一个趔趄,因为他终于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了。

只见前面一间瓷器商行的门外,赫然看见两个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男子正从商行里走出来,还学着明人的样子向送出门的掌柜拱手作揖。

赵鸿义一下子懵住了:这里怎么会有欧洲人?

后世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上海工作、经商和生活的各种外国人非常多,赵鸿义也见过不少了,大概什么地区来的基本上都能分辨出来。

而眼前的这两个人根据其体貌特征判断,基本上可以肯定就是欧洲人,而且看样子应该是来做生意的商人,而不是传教士。

赵鸿义一时间脑瓜子嗡嗡的,这好像不科学啊!大明朝不是从朱洪武开始就厉行海禁的吗?怎么会允许外国人到上海这里做生意?即使做生意,不是应该去广东或者福建吗?

这时他忽然又想起看过的某部小说中曾提到,似乎万历朝之前就有隆庆开海,海禁好像就是从那时候起开始放松了。

“似乎现在是万历年间?”赵鸿义一下子醒悟过来,他一直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之前在布行卖布的时候他就隐约感觉到这个问题,一条鞭法是万历朝的首辅张居正的杰作,按理来说,现在应该是万历朝。

不过自己脑中保留的原主记忆中,并没有任何有关历史方面的信息,可能是农家少年对这方面没什么兴趣,在社学里学到的也都是之乎者也,一点历史知识都没有。

可现在自己是穿越者,按理来说这历史知识应该是最大的金手指,可以根据所处的时间线来判断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方向,自己竟然忽略了这一点,真是该死啊!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极品太子爷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假太监:公主请自重 震惊,我的王妃怎么可能是反派 大唐:开局被李二赶出皇宫 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 大明:开局设立大明诸帝排行榜 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农门贵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