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茶馆听八卦(2 / 2)
旁边一人道:“若是如此,恐怕本次院试案首又要归我们府城了。”
“哦,何以见得?”众人纷纷问道。
“我们府城西门外的廖家乃是科举世家,出了不少举人和秀才的。廖家今年出了个后起之秀名叫廖文瀚的,一手文章写得极有文采,这次县试和府试案首都是他一人夺得。就凭这本事,你们觉得还拿不到一个院试案首么?”
一人惊呼道:“若是这廖文瀚又拿下了本次院试的案首,那岂不是个小三元?”
“哗”地一声,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这廖文瀚果然本事不小。
所谓“小三元”就是在县试、府试、院试中都拿到第一名案首,人们通常把连拿三个第一名叫做连中三元。
当然这个三元比起在乡试、会试、殿试上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级别要差了许多,所以才叫做小三元。
因为乡试、会试、殿试这种真正的科举大考竞争激烈难度极高,能过关就已经是万里挑一了,连中三元的机会极为渺茫。
在原本的历史上,整个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中只有宣德至成化年间的商辂一人能达成此项成就。而且商辂的这个连中三元其实也是有水分的,因为他中了解元之后,第二年的会试落榜了,而且接连落榜了好几次之后才中的会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连中三元。
这时又有一个上海县来的考生有些不屑地说道:“依我看,这府城的廖文瀚也未必就能拿到小三元。我们上海县的吴斐然也是县试案首,府试又考了第二名,这与案首也差不了多少了吧?我看他未必就不能拿个院试案首。”
有些府城的考生听到这话便有点不乐意了,说这人是在给上海县的考生脸上贴金,故意贬低府城的考生。这种涉及地域性的话题十分敏感,很容易引起争吵。果然,不一会儿双方都有人加入争吵,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大。
这时便有个青浦县的考生出来打圆场道:“各位何必如此争吵?谁中案首与你我又有何关系?他若中了会把案首让给你么?”
众人一听,纷纷垂头丧气不言语了。确实,别人中案首拿小三元是别人的事,跟自己实在没有半文钱关系,自己中了才算自己的。
见茶馆里的气氛一下子跌落下去,有个性格活跃的考生便出来说道:“想那些有的没的做什么?大伙尽力去考就是。赶紧考完,我们也好趁着放榜前这几天在府城这里玩玩,放松放松。”
众人一听,顿觉此人说得十分有理,便有人开始找府城的考生打听府城有什么名胜古迹或者好玩的去处,茶馆里气氛这才重新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