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回乡(1 / 2)
按照科场规矩,大宗师在院试中取中了这一批秀才,双方便建立了一种师生关系,大宗师就自动成为在场众位秀才的座师,而这一批秀才之间则互相称为同案。
赵鸿义在同案中排名第二十六,刚好处在中间的位置。这个成绩可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他们这些新中秀才的水平与多次参加乡试的秀才相比就跟菜鸟一样,要是想拿到乡试入场券还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所以谒见的时候提学御史张大人也很直接地指出了这一点,让这些新科秀才们再接再厉,争取来年再创佳绩,众人都点头称是。
谒见过后,获得院试案首的吴斐然和府试案首廖文瀚直接补了一等廪膳生员,其他人则都是三等附学生员。
拜谒完大宗师,院试的流程就算是结束了,新中的秀才们可以回家去享受一下金榜题名的荣光和家乡父老的祝贺了。
不过赵鸿义此时还走不了,他要等范、苏等人考完岁试。
又过了三天,生员的岁试也考完了。
范世纲考了三等,无惊无险,又混过了一年。而苏惟钧考了一等,保住了廪生的位置,汪立诚考了二等,也得以继续保持增广生员的位置。
于是赵鸿义特意在客栈摆了一桌酒席宴请几人,庆贺大家都在岁试里顺利过关,众人都喝得十分尽兴。
八月初一这天,结束了考试的几个人踏上了返乡的路程,又经过大半天的颠簸之后,赵鸿义直接返回了水南庄。
家里人已经知道了赵鸿义考中秀才的消息,此时见到他载誉而归,自然又是一番欢欣鼓舞。母亲王氏笑得合不拢嘴,姐姐玉珠和妹妹珍珠更是相当兴奋,大伯一家和舅舅一家也都送上了最热烈的祝贺。
当晚赵鸿义便在水南庄摆了酒席,除了亲戚和作坊工人之外,连庄户们也跟着沾了光,吃了个肚大腰圆。
晚上赵鸿义问起母亲为何这么快就得到自己考中秀才的消息时,王氏告诉他,原来前几天放榜时就有报录人到了赵庄,结果发现赵鸿义家居然没人。问了村里人才知道赵鸿义一家已经搬出去了,后来还是老族长拿了些钱打发了报录人,又派人到水南庄来通知王氏等人。
“老族长让我们务必回去一趟,你中了秀才可是族中大事,要开宗祠祭祖的。”王氏喜滋滋地说道:“这回可真是苍天有眼,阿弥陀佛!不枉我逢年过节都给菩萨烧香,过几日你还要跟我去庙里还愿。”
赵鸿义十分无奈,只得苦笑着点点头道:“既然族长让我们回去一趟,那我们就明天回吧,去庙里还愿也要等到祭祖过后再说。”
第二天,赵鸿义与大伯一家雇了几辆车,浩浩荡荡地回到了赵庄。
在村里,赵鸿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崇高礼遇,因为他是全族历史上第二个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