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考前准备(2 / 2)
也有人从同考官这方面入手。同考官本地和外省都有,外省来的同考官没人认识,但本省教官出身的同考官还是有人认识的。所以出自同考官门下的一些考生就格外吃香,走到哪里都有人宴请,就是为了让他们讲讲同考官的文风和喜好。
经过考试前这一次次交流,许多人基本上已经想好了自己在考场上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需要写什么样的文章来讨考官的喜欢,而这时又有人开始猜题了。
八月初五早上,离乡试还有三天,赵鸿义与苏惟钧正在万卷书楼里努力用功,忽然一个严家的小厮找到万卷书楼来,给两人传了个严伯毅的口信,让两人赶紧到严家去一趟。
赵鸿义和苏惟钧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连忙赶到严家。
见了严伯毅,苏惟钧问道:“不知世伯叫我们过来有什么事吗?”
严伯毅也不答话,将两人领到自己书房里,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对二人说道:“这上面的题目,你们二人抓紧时间做一做,做好了就拿来让我批改。”
两个人对望了一眼,赵鸿义疑惑地问道:“这是哪里来的题目?总不可能是乡试考题泄露了吧?莫非是世伯你自己拟的?”
严伯毅吹胡子瞪眼睛道:“青天白日的你说什么胡话?这是金陵书院的教授押的题目,我好不容易才从书院里弄来的,你们不想要就算了。”
既然这是金陵书院的教授押的题,那么还是很有价值的,毕竟那些教授都是翰林院出身,最懂得翰林院的人的出题思路,而金陵书院每年中举的人数不少,说不定与这押题也很有关系。
“哎,小子一时糊涂,说了胡话,还望世伯见谅。”赵鸿义连忙拉住严伯毅道:“既然是世伯一番心意,不要岂不是浪费?我们这就做题,这就开始做。”
从严伯毅手中接过题目一看,四书题拟了四道,五经题每一经也拟了四道。赵鸿义和苏惟钧立马进入了考试状态,开始做题。
两人绞尽脑汁花了半天时间,终于分别做好了四道四书题,送去给严伯毅批改,然后便按正常时间在严家休息了,而严伯毅则连夜帮二人批改文章。
第二天早上,两人又完成了四道五经题,也拿给严伯毅批改。
批改完之后,严伯毅嘱咐两人将改好的文章熟记下来,说不定考试的时候用得上,两人连连点头应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