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买米(1 / 2)
这大楚朝的城镇布局一般都是有规律的,正是所谓的东富西贵,南贫北货。
梨花县的瓦市就在北城。这瓦市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农贸城,由好几条街巷组成。这里铺子一间挨着一间,摊子一个接一个,卖肉的,布匹的,茶炭的、杂货的,粮食的,北货的……真是应有尽有。
这过日子开门无非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衣”,所以街上倒是人来人往,一派兴荣的景象。
“难怪大街上很少看到卖农副产品,原来都在这呀!”
林婉儿饶有兴趣地左看看,右瞧瞧,最后走进了一家粮铺。
坐在柜台后的老板见有客人进来赶紧起身。可看到是个满身补丁的小丫头,立马没了多少兴奋,漫不经心地说道:“丫头,东西都在这,看好了跟叔说声。”
林婉儿暗暗看在眼里,不由得撇了撇嘴,看来这破衣烂衫是真不招人喜欢啊。想到自己以后可是要行走江湖的,还真的换身衣裳了,老话不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嘛!
“老板,你家粮食怎么卖?”
老板漫不经心地指着最前头几样粗粮道:“黍米三文一斤,粗米六文一斤,灰面五文一斤,高粱米二文一斤,嗯,要是米糠的话,一文十斤。”
林婉儿朝着那几个大麻袋看去,一袋是黄黄的黍米,一袋是灰白色的大米,不过很多带着谷壳,想来就是粗米了,还有一袋是灰褐色的面粉。剩余的就是红褐色的高粱米了和细沙似的米糠了。想到那黍米刮喉咙的痛苦,林婉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她又看向前面细柳筐里的白米,问道:“这白米怎么卖?”
说句实话,林婉儿看到那白米时,已经在不停地咽口水了,心道:“姐好歹也从二十一世纪来的大学生,这大半个月竟混到连一粒米都没吃过,这太丢穿越者的脸了吧?以前跟着室友减肥,打菜从来都不要米饭的,现在才知道米饭那叫一个香呀!看来这不管古代也好,现代也罢,生活就像一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难!”
本来漫不经心的老板见林婉儿问到白米,立马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热情地招呼:“小姑娘,不是我吹,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整条街我家这精米绝对排得上前三。你看这米颗颗饱满,色泽透亮,不管送人还是自己吃都是顶好的。而且价格公道,只卖十文一斤。如果我武大郎诓你,随时来找我。”
林婉儿正听着介绍,突然惊呆了。
“啥,你说你叫武大郎?”林婉儿满脸吃惊地看去,嘶,这个子也……也不矮啊!
“是啊,丫头你认识我?”武大郎挠了挠头,可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对方是谁。
“那……那你夫人是叫潘金莲吗?”林婉儿赶紧问去,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不料老板摇了摇头:“我夫人姓唐,也……也不叫金莲。”当着外人的面,倒不好把妻子的闺名说出去。
“哦!那个……老板不好意思,认错人了。”林婉儿尴尬地挠了挠头,心想:还好自己忍住了,没直接问他西门庆去了他家没有,不然非得被打出去不可。
“没事,没事!”老板摆摆手,又开始介绍起那精米。
林婉儿回过神,摸了摸这大米,颗颗饱满坚硬,确实是今年新出的大米。
她心思一转:“叔,能不能再便宜点。你看这附近这么多店,我也没去其他家,直接就来你家了,这也是一种缘分。再说我回村后,如果别人看我这米买的好,我都推荐上你家来买,咋样?”
“丫头,这精米我带壳进货就得五文钱了,你要知道这一斤稻谷才出八两米。再折去路上七七八八的损耗,我卖十文一斤已经很便宜了。”老板有些不悦地说道。
林婉儿知道这老板说得确实很真实,不过想着能省一分就一分,只能故作失望地说道:“那行,我再去其他店里看看。”说着转身就要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