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密云不雨,巨祸已酿(2 / 2)
“大门被污,此事不同小可,赶快去报知唐总管。”
一个年长的下人提醒急昏了头,不知所措的阍者。
“恩主和唐总管来了。”
外围站着的一个下人喊道。
刚要去找唐旭的阍者闻言止住脚步。
待到二人到了门前,阍者直接跪伏在地战战兢兢道:
“恩主恕罪,府门被污,奴罪该万死。”
阍者为一府看守门户者。
大门被莫名的血污泼成这样子,他的确不可推责。
其他人施礼见过王莽后,都散开各去忙碌。
王莽并未理睬跪在地上的阍者,径自走到门前观瞧。
一片暗红的血污泼溅在门板上。
隐隐的血腥味,飘在寒凉的空气中。
唐旭走上前去,小心的捏起血污上沾着的一根黑毛。
“恩主,是黑狗血。”
王莽心中暗暗气恼,冷眼观瞧了几眼,拂袖回了内堂。
“还不快爬起来,刷洗了血污,重新把大门漆一遍。”
唐旭冲颤栗着跪伏在地的阍者骂了一声,快步追王莽而去。
“你派几个妥贴的探子,盯着吕宽和王宇。
注意最近有无外人接触吕宽,特别是行商的车队,外出的公人之类。
再去找人请王舜、孙建、王恽、宗伯凤几人过府一趟。”
闭目寻思许久的王莽缓缓睁开双眼,冲垂手立在身侧的唐旭吩咐道。
“喏。”唐旭应声出门去安排诸项事宜。
王莽对唐旭最满意的一点就是,他从不会质疑王莽的任何决定。
只要王莽吩咐了,他就只会全力照做。
即使是派人跟踪大公子这种命令,他也不会去问为什么。
片刻后,几名穿着各色衣服的探子散布在吕宽家附近。
唐旭性情凶狠,心思缜密。
他培养的一批暗探均非泛泛之辈。
自从小皇帝能出宫后。
王莽之所以让孙建安排人去盯梢,而不派唐旭的手下。
自有其打算。
一是,小皇帝才十二三岁,在京兆毫无根基。
王莽认为他出宫,无非是贪玩而已。
二是,小皇帝毕竟有贴身的卫队随着。
如果跟踪之人万一被发现,小皇帝追究起来扯出探子和大司马府的关系。
面上需不好看。
孙建的人去,即使被发现了,他王莽自可一推二六五,佯做不知。
以孙建的忠心以及和大司马府的利息牵扯,定会自己咬牙背下这个黑锅。
天未过晌,孙建、王恽等几人陆续到了府上。
王莽将吕宽门洒狗血,以及王宇经常劝自己迎卫氏一族入京之事,和众人分说了一遍。
几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言声。
毕竟,其中还牵扯着大司马的长子。
“勾连中山国,此事非同小可。大家不必顾及王宇的身份。凡事均可畅所欲言。”
王莽正色道。
“昨日属下回家路上,好像看到大公子和吕宽从大儒吴章府上出来。”
孙建想到了昨天好像见过二人,顺口提了出来。
“还有,吕宽好像和敬武的后子薛况来往密切。”
太仆王恽补了一句。
“吴章、敬武、薛况。”王莽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一个个名字。
…
…
卢刚,一个年四十许的车队东家。
经常往返京兆三辅和中山国,帮人捎带货物。
有时自己也寻两地物产,做些低买高卖的营生。
之前帮儒生吕宽投了一封书信到中山王府,得了不少钱。
前阵子顺路带着吕宽往中山卢奴县跑了一趟,吕宽更是厚金相赠。
卢刚近日接了笔生意,又要去趟中山国。
就想着再来找找吕宽,看还有没有书信之类的要捎带。
最好他本人能跟着再去一趟,那赚的更多了。
到了吕家,敲门后。
一个小仆童将大门开了条缝,见是主家认识的行商车队东家来找恩主。
连忙引了他,往后堂走去。
过了片刻,卢刚涨红着脸快步出了吕家大门。
待他出门后,大门“呯”的一声又紧闭了起来。
“不去中山国就不去中山国。这吕宽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怎的如此不知礼。
见了我就跟见了瘟神似的,话没说两句就开口赶人。
上一趟我是多赚了他点钱,可一路上也是小心应承侍候,不曾亏待了他。
这人真是…”
卢刚一脸晦气,边走边抱怨。
“中山国?”附近几个探子交换了一下眼神。
其中两人悄悄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