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喇叭裤和蛤蟆镜(1 / 2)
第三节课。
四年级教室里,四位领导、校长,全体老师,都来了。
其他班级的学生提前放学,老师们按照要求,都过来听课。
校长的脸红红的,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一定是很丢人很丢人,他都想象不出究竟是何等的丢人。
总之,就是一个笑话,王周小学,将成为全县“名校”,成为一个笑谈。
可再着急也毫无办法。
老师们倒没有这样的想法,丢人是一定的,但关他们什么事呢,丢人是朱淮川的,他们就是来看一个笑话而已。
铃声一落,朱淮川稳步走进教室。
这一出场,倒是沉着坚定,丝毫没有怯场。
这倒是胜过了好多老师。
有些老师,心理素质不行,教一辈子书,只要有人听课,就心跳加速,慌得一批,课上得乱七八糟。
当小混混倒也有点作用,就是脸皮厚,不怯场。
这个时代的语文教学,有一个常规动作,就是解词。
不少老师直接将词语解释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下来,背上来。
朱淮川这节课,提都没提什么词语解释,他全部通过读课文,来达成教学目的。
不断地引导学生读,指导学生读,必要的时候,教师示范读。
在读中,理解词语,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了解了课外内容。与课文里的英雄,产生情感共鸣。学生们在五壮士英雄事迹的感召下,情感得到了升华。
“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打了下去。五壮士各有什么表现?”
朱淮川读了这一段的第一句,然后提出了问题。
学生们争先恐后,举着小手。
他指导着学生反复读,体会着英雄们的“壮”。
“这位男同学,来,你来‘大吼一声’”。
“嗯,同学们觉得他吼得怎么样?好,说得好,你来吼。嗯,真棒!”
“这位女同学,你来表演一下,战士宋学义是怎么扔手榴弹的。好,就是这样‘抡一个圈’。”
……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连平时害羞不敢发言的女生,都争着举手发言。
下课铃声响起来的时候,教室里的所有人,都意犹未尽,包括领导、老师和学生。
领导们啧啧称赞,这跟他们掌握的情况,丝毫都对不上。
校长和老师们目瞪口呆!
这还是那个打铃不会,油印不会,上课不会……,什么都不会的废物吗?
他们不约而同地彼此掐着大腿。
疼,不是梦啊,这是怎么回事啊,全校老师,包括校长也上不出这样精彩的课啊。
接下来是评课,文教局的两位领导,高度评价了这节课。
中心校领导和校长,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退过,脸都笑麻了。
太给他们长脸了。
评课结束后,老师们先走了。领导们要跟朱淮川交换意见。
文教局领导对于朱淮川的教学业务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人事局的领导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再有水平,课上得再好,政治素质不高,道德品质有问题,绝不是好教师。
他说,会把意见带回去向领导汇报,让朱淮川等待处理意见。
文教口的领导,都不太高兴,但人事权不在自己手里,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送走领导后,校长安慰了他几句,也就各自分开回家了。
校长心情好了许多,回家时甚至哼起了民谣小调。
自己手下的老师,教学业务顶呱呱,没有什么丢人的。
至于其他方面,那不是他的事情。
校长反思了这两年,怎么也想不清楚,怎么就会变成这样。
一个上课比县实小优秀老师上得都好的老师,自己怎么就认定他不能教书不会上课的呢?
可是,一直以来,他确实就是不会啊。
最后,朱淮川究竟会不会上课,能不能教书,他也糊涂了。
回到家,姐已经收工回来,做好了饭。
老爹和老姐,饭后就开了收音机,等着刘兰芳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