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2)
林白:“我带了珍藏的好酒过来!”
傅芸芸一脸兴奋,林白和宋书舒对视一眼,两脸麻木。
第一局,以宋书舒的句意更为贴切而略胜一筹。
傅芸芸:“今晚不醉不归!”
林白:“今晚不醉不归!”
宋书舒:“今晚不醉不归!”
第二局,以林白抢先了半秒最终夺得胜利结束。
直到这会儿,傅芸芸才缓过点味来,合着这两人在拿她作比赛筹码呐?
不敢相信!
“你俩真无聊。”
为了保持她高冷酷姐的人设,傅芸芸放下手里的两瓶酒,双手抱臂,语气冷漠。
“那总比某些人总是人菜瘾大要强的多。”
林白小声吐槽,在傅芸芸犀利的眼神扫过来之后做了个嘴巴拉拉链的动作,示意自己闭嘴。
没错,傅芸芸每次都要趁着三人聚会的时候带上两瓶她一直想喝的酒,但每次都喝不到两杯就醉得乱七八糟,还美其名曰,只有在他俩面前才能放心大胆的喝醉。
宋书舒拿起两个酒瓶仔细的看了看,一脸庆幸的放下“这次还好,度数不高,算是果酒。”
之前一次傅芸芸在聚餐的时候带了一瓶颜色绚丽的酒,三人都没有注意度数,华丽丽的都醉死过去。第二天中午才发现那瓶酒竟然有三十几度。
再之后操心的林白妈妈就勒令两人喝酒前必须看度数了。
“先说好啊,今天晚上谁都不许喝醉,喝醉的我都丢厕所里去!”
林白在开酒之前捂住瓶口,三十七度的嘴说出零下的话。
傅芸芸:......
她知道自己酒品不好还不行嘛,至于直愣愣的看着她说这话?
林白推开她伸过来的爪子,一脸严肃:“听到没有?”
傅芸芸看了他两眼,模仿Jerry的经典表情包,“听到了听到了!两只耳朵都听到了!”
林白:“......”
听到就听到,吼这么大声干嘛!
一旁吃着水果围观的宋书舒:欧呦~刺激喔~
她这纯属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还蛮有心情的回了几条消息,还拍照发了朋友圈。
配文:烧烤,美酒,水果,以及两个幼稚鬼。
餐桌前一片安静,只有宋书舒咔嚓咔嚓吃水果的动静,林白和傅芸芸一言未发,只用眼神大吵一架。
最终是眼睛有些酸涩的傅芸芸主动败下阵来。
可恶!早知道昨晚不熬夜看卷宗了!输了!
取得短暂性胜利的林白颇有些小人得志:“身为一位未来的精英律师,难道不需要时刻保证清醒的头脑么?!要注意身体知不知道!”
这话把正斗志昂扬的傅芸芸噎得死死的,根本无法辩驳。
他说的挺对,但还是好气!
叮。
三个玻璃杯被放在桌面上,宋书舒自顾自的倒酒,液体碰撞玻璃发出沉闷的声响。
宋书舒注视着手中的杯子,对那边的小学生吵架完全不感兴趣。
“未来的娱乐公司大老板和顶尖民事律师大佬,请问您二位喝不喝?”
宋书舒作势把其中两个杯子收回。
林白和傅芸芸想都没想直接伸手从宋书舒的左右手中接过杯子,吨吨吨自己倒了半杯,最后再强行三人一起干杯。
“开都开了,我好好的酒拿过来,不喝简直可惜了。”
这是人菜瘾大小酒鬼傅芸芸。
“当然要喝,开都开了。”
这是言行不一林大白。
“呵。”
这是冷艳无情我宋姐。
“宋小舒你少喝点,作为一个歌手,偶尔喝两口酒就行啊。”林白始终不忘自己经纪人的身份,生活工作两手抓。
宋书舒当然知道保护嗓子的重要性,不过按照林白跟她说的时间,还有几天才会进棚,这期间还是可以小小的放纵一下的。
三人吵吵闹闹(当然,吵闹的只是林白和傅芸芸这两个幼稚鬼)间,投影上灰色的按键忽然有了颜色。
“开始了。”
不知是谁说了一声,原本有些吵闹的房间里安静下来,三人不由自主的盯着画面。
冗长的广告插入后,宋书舒的第一部综艺,开始了。
她的微博设置了定时发步,几乎是开播的一瞬间就更新了动态,也算是在粉丝群里引起了一小波关注。
按理来说木导作为圈内的知名综艺导演,他的新项目开场不该如此的冷清,不说锣鼓喧天在微博广场上铺天盖地的宣传上十天八天的,总归热搜是要上个五六条的。
可这次却主打一个神秘感,前期并没有多少宣传。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之前那些都是千篇一律,这次要玩就要来最刺激最新颖的。”
选手们都不算是业内小透明,但在木导面前,话语权还是几乎没有的,也不敢有,谁都怕一个不小心就被踢出去了。
木导喜欢听话且有能力的选手,他不喜欢用低劣的手段来制造所谓的爆点、卖点,颇有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傲慢在。
宋书舒的对此不置可否,但这种方式还蛮让她舒服的。在没拿到自己想要的成绩之前,她不想提前消耗粉丝对她的喜爱,这种感情应该是双向的,艺人用能力吸引来粉丝,粉丝用喜爱来支撑艺人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总之,除了在一开始宣布需要停一段时间的直播时和粉丝隐晦的提了一句,之后她再也没提过。
要不是偶尔会发一些灵感Demo在账号上,她的粉丝还以为她退圈了呢。
这此的消息足够炸裂,像是一块深水炸弹被投入了冰镇的大瓶可乐中。
潜水的粉丝也出来冒了泡。
不过现在宋书舒是顾不上看评论区里的热闹了,热闹和热闹可不一样,万一自己在第一期里的表现是在辣眼,这个热闹还不如没有。
片头曲是木子昂特意请已半隐退的乐坛大佬写得,曲调是渐进的激昂有力,就在快要到情绪最高峰的时候戛然而止,屏幕一黑。
几个白色加粗的字体缓缓浮现。
“人生海海,声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