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元宵灯会(1 / 2)
都说“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塔,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元宵佳节,是时人非常看重的节日,从正月十一开始,就会做准备。
十四那天,棠州府的一把手,知府大人,会带着府衙一众领导班子进行春耕演讲,旨在鼓励农耕,然后下午会进行游街,游街结束,会有烟花表演。这时代的城内,也是不允许乱放烟花的,怕引起火灾。
为了更好的看烟花,许禾早早的找好茶楼,订好了位置,下午就带着两个孩子到了茶楼。坐在二楼窗户旁边,点一壶茶,来两盘小点心,耳边是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声音,窗外也能看到游街的大人们,好不惬意。
许禾刚穿来时,觉得这时代的人穿着类似宋朝时期,后来看了史书,发现这个不在她记忆中的大齐,按时间来看,应该更接近南宋时期,没有了靖康之耻,倒是天降救世主齐太祖,推翻前朝,收复河山,一改前朝文弱之气。
大齐建朝至今,不过才三位帝王,皇室继承人都称得上明君,文治武功都叫人称赞,当初宋家人逃荒,也不过是因为天灾,而非人祸。听闻灾后,朝廷也很快采取了措施,只是如今的生产力水平,对抗天灾依然艰难。
总而言之,如今的大齐,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发展期,法度健全,吏治清明。从日常生活里也可以看得出来,许禾一家搬来棠州至今,除了写在律法书上的正常的赋税,州府衙门并没有摊牌其他苛捐杂税,也很少听闻知府家的亲戚招猫逗狗,欺压百姓的消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十五元宵佳节,早餐许禾难得的做了汤面,臊子是蘑菇炒肉的。不像前世,超市里,不管是挂面、鸡蛋面还是刀削面、热干面,花钱就能买,现在的面条只能自己做,而许禾并不擅长做面食,所以家常很少煮面做早餐,要知道前世嗦粉也是许禾的一大爱好,如今只能偶尔尝鲜了。
午餐是煮的汤圆,这次许禾没有自己做,而是直接买的,元宵佳节,街上卖汤圆的铺子多,甜口的有豆沙和黑芝麻的,咸口的有酱肉和蟹黄的,个个圆润饱满,许禾也就懒得发挥自己有限的厨艺了,直接买现成品,甜口咸口都有,一家人都是不挑的,两个口味都喜欢。
和隔壁孙家约好了晚上一起逛灯会,所以晚餐许禾没有做,带着两个孩子早早的出了门,和孙家人汇合出发上街。
好些时日没有看到孙文秀了,大概是被自己亲爹下狠手整治了一番,终于懂得看些眉眼高低了,见到人还主动打了招呼。
许禾挑眉,稀罕了一番,果然只要家长狠得下心,就没有熊孩子,她一个成年人自然也不会和小孩子计较,“好些时候没看到文秀了,看着都长高了点。”
吴慧云也笑着点头:“可不是,年前就发现文秀的衣裳短了一截,才发现她又长高了。”继女被丈夫狠狠下手教导,终于懂事了一点,以后除了年节,让继女少和钱家人接触,性子也就慢慢能掰过来了。
两家人出来的早,但街上已经热闹起来,各类摊贩聚集,招呼客人,迎来送往,忙个不停,小店铺前都挂上了灯笼,迎风招展,十分引人注目,大的商铺,如聚贤楼、张记布坊、彩绣阁等,都在铺子前方的空地上,搭起了灯楼,还有猜灯谜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