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春日出游(1 / 2)
许家人在村子里忙着收购鸡鸭鹅,棠州许禾这边,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春游做起了准备。
三月三,上巳节,学塾书院都会放假,正是家人或同窗好友约着外出踏青游玩的好日子。古人有诗云: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足以见得这一天出游的盛况与热闹。
随着天气渐渐温暖,许禾就开始张罗做新的春衣,等到春游那一日,正好能换上新衣服。
吃穿自有家里的长辈帮着安排,宋瑜她们几个女孩子,都忙着学习做风筝呢。
虽然学画画没有多久,但几个二把刀却坚持要亲力亲为,不肯让她们先生帮着画风筝的样式,也不愿意花钱买现成的风筝,先生长辈们自然只有支持的份。
只要孩子不是做坏事,许禾是向来都不多加干涉的,女孩儿们想要做风筝,许禾就直接让人帮着准备了竹子,给她们做风筝骨架,陆芷兰还担心竹片割伤手,许禾直接大手一挥,一人一双布手套,护手效果比不上劳动手套,那也足够应付了。
在做骨架之前,先要确定自己要什么样的风筝,宋瑜直接选了鲤鱼风筝,平日里大家都“小瑜小瑜”的叫她,好友们打趣的时候更是直接说她是“小鱼”,宋瑜也不生气,小鱼也挺好的,鱼肉她也爱吃。虽然画技不行,画出来的鲤鱼有点死鱼眼,像条咸鱼,还歪歪扭扭的,但宋瑜不介意,自己亲手做的,不好也是好!
宋瑾本来还想让他姐帮他也做一个,看了他姐的成果,瞬间打退堂鼓,嘲笑他姐:“这风筝放出去,要被人笑死!”
宋瑜可宝贝自己做的风筝呢,听她弟弟这么说,冷哼:“宋小瑾,我看你这书读的没什么长进啊,瞧着怎么有点死要面子的德性?别人笑怎么啦?我自己高兴,别人管不着!”
其他几个女孩子的风筝也都很常见,程知微做的是燕子风筝,章慧心的是蜻蜓风筝,蒋可盈的是蝴蝶风筝,蒋可馨的最别具一格,竟然做了个乌龟风筝,惹得其他人大笑不已。
都是第一次动手,学画画也没有多久,虽然都能看出来是什么样式,但做出来还真有点丑,主要是不怎么对称,然而女孩子们都觉得自己做的不错,对此,宋瑾只能为几位姐姐的强大内心与自信感到佩服。不过,他也特别有自知之明,看了几个姐姐的成果,就知道自己做出来只怕更加不如,很有些识时务的宋小瑾,直接拉着程灏一起买风筝。
如今街上摆摊买风筝的手艺人很多,也不贵,两人平日里零花钱不少,用钱的地方也不多,很是细心挑选了一番,最后宋瑾选了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风筝,程灏也选了个气势十足又精致的麒麟风筝。女孩们见了,不由得对比了一下,发现,似乎她们自己做的风筝是有那么一点点……比不上人家?发现自己做的风筝好像是没那么好看,女孩子们也不肯换,谁还不要面子的,自己做的,再丑也要用!
到了三月三这一天,天公作美,天气晴朗,气温也合适。
一大早的,许禾跟沈佩瑶陆芷兰三个做长辈的聚在一起,在许禾家读书的几个女孩子带着程家的二姑娘程知秋凑成一团,宋瑾程灏两个小子则拉着学塾里的同窗,由年纪稍微大一些的蒋家庶出的五郎带着,一行人乘着三辆马车,就浩浩荡荡的往郊外去了。至于其他的人,程山长带着长子,约了三五好友,自己玩自己的去了,其他人也都各有交际圈,不愿跟小孩子们凑堆。
从棠州西城门出来,郊外有座寺庙叫甘泉寺的,坐落在山上,寺庙香火旺盛,也因此带动了山脚下的生意,看着十分热闹。半山腰有一片小树林和宽广的草地,更有一条小河流经这里,这地方,最适合踏春出游了。
到了地方,孩子们率先跳下马车,都拿着自己做的或者买的风筝,四处张望,务必要找一处最好的地方。
许禾她们三个大人也不管,只有陆芷兰随便叮嘱了一句:“离河边远点儿,别不小心掉河里了!”
“知道啦!”孩子们的心早就放飞了,听了这话敷衍的答应,就各自拿着风筝往自己看好的地方奔去。
惹得陆芷兰摇头:“这一出门,心都野了,咱们平日里也没拘着他们呀。”
许禾拿出准备好的露营帐篷,招呼两人帮忙,“管他们呢,咱们自己玩。”
沈佩瑶和陆芷兰就笑,也是,在家里天天管孩子,都管烦了,出了门,只要孩子们没危险,她们乐得轻松。
自西汉时期就有了幄帐,露营帐篷这东西还真不是后世人的独创,沈佩瑶和陆芷兰都是用过这东西的,三个人一起,快速的就搭了三个算不上很大的帐篷,等中午用来休息也方便。
帐篷搭好了,许禾又取出一张非常大的餐布,葛麻的材质,做的还算厚实,但价格低廉,铺在草地上,用来当餐布最合适不过。
许禾这边铺好了餐布,陆芷兰就将自己带来的茶具拿出来给摆放上了,“我可是特地带了我们家那位收藏的好茶,今天都要好好品尝一下。”
“那咱两还真是心有灵犀了,你带了好茶,我带了好酒。”沈佩瑶笑着将自己准备的一坛酒拿出来,“我亲手做的梨花酿,今儿个你们两可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