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靠谱的媒婆(1 / 2)
不说许禾前世相亲也得有人牵线,这时候更是如此,媒妁之言不是随便说说的,媒婆在男女婚嫁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就算再知根知底,也得请媒人从中说和,对于棠州新住户的许家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钱招娣将许崇这个侄子婚事放在了心里,就算许崇跟着许老四出去跑商了,也没打消她的热情。平日里除了照顾家里的孩子,就是积极和巷子里的主妇们交往,一双眼睛跟黑夜里的蜡烛一样,亮晶晶的,让人忽视也难。
但钱招娣也明白,这婚姻之事轻忽不得,对外从不乱说话,但她有主意,别人也不是瞎子。许崇这么一个大小伙子,长得高高大大的,也还算俊朗,在铺子里有稳定的活计,不怕没有生计,看着也勤快,家里有适龄女儿的,也不是没考虑他。不过真顾念女儿的,也担心许崇到底是外地小伙子,至今还住在他姑姑家里,在棠州也没个家,若往后打算回老家去,那他们和女儿就隔得远了,放不下心。你说他姑姑有钱,不缺买房子的那点钱?那这么脸皮厚,让出嫁的姑姑送房子给侄儿做新婚礼物的,还是少数。
是少数,但不是没有。这不,李媒婆这个自认棠州东城第一媒婆的人,就觉得这是件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我这儿正有一桩上好的亲事,我娘家的侄女,年芳十六,棠州人。不是我夸自家人,我这侄女家里家外一把手,见过的人就没有不夸的。也就是看许崇这孩子还算机灵,我才愿意撮合这事儿。不过,咱们棠州姑娘嫁妆丰厚,对于男方家里也是有些许要求的。”
钱招娣被上门的李媒婆搞得有点懵,但想着三姑六婆轻易得罪不得,还是高高兴兴的将人请了进来,刚给人端了茶水,就见这李媒婆抿了一口茶后,霹雳吧啦的说了一大堆。虽然觉得这李媒婆的态度有些傲气,但想着咱家里确实是乡下人,这有些城里人看乡下人确实带着倨傲,她一般不与这等没眼色的人计较,再一个,若这媒婆说的姑娘当真如此好,她就是在些言语态度上的让一些也没甚要紧。
心态颇好的钱招娣扯着嘴角,笑的很是诚恳,“这自来娶媳妇就没有不费力气的,若当真是好姑娘,自然是要好好对待的。”前提是姑娘真得有你说的这么好,咱们家费些聘礼也不值当什么,不过,狮子大开口也不行,“不过,咱们家到底是乡下人家,不比棠州的大门大户,若这要求过高,咱们怕也是承担不起,毕竟家里的孩子多,不能只顾着其中一个不是?”
李媒婆听了钱招娣不软不硬的话,有些不高兴,撇了撇嘴,像是妥协一般,“你家许老四在葫芦巷子住了这么久,大家也算是知根知底的,我娘家人又不是卖姑娘,不过是想让孩子往后过的安稳一些而已。”
求一个安稳,这确实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就是钱招娣,她对女儿秀红的希冀,也不过是安稳殷实而已,“这是自然,谁家嫁女儿不是希望女儿往后的生活能够稳稳当当的。不过,这过日子的毕竟是孩子自己,尤其是姑娘家,更要慎重。我家阿崇跟他四叔出门去了,不然咱们也能安排给姑娘家相看一番。若不然,等阿崇回来了,咱们再好好合计?”
李媒婆见钱招娣话语间以姑娘家为重,觉得这人还算会说话,便又缓和了脸色,点点头,“自然是要相看的,不过,有些话咱们也说在前头。我这侄女得家里看重,舍不得远嫁,这所嫁的人家,须得在棠州有房子有生计,许崇在你们家铺子里做事,养活家小不难,这房子嘛,我当初与许娘子也是打过交道的,她这人能干又大方,想必也不会吝啬将房子送给成亲的亲侄儿…”
钱招娣听她前面的话都还点头觉得有理,等听到后面一句,脸就拉了下来,“李媒婆这说的什么话,又不是没爹没娘没叔伯婶子,什么时候侄子娶亲还得出嫁的姑姑给出大头的?媒婆说的轻巧,房子给了阿崇,那前头已经成婚的他几个哥哥,往后要成婚的弟弟妹妹,是不是都得找他姑姑要房子?您这是来做媒,还是来挑拨我家的关系呢?”
钱招娣万万没想到,一个靠着看人说话做事的媒婆竟然说出这么不靠谱的话,这李媒婆说话做事不实诚,那这人嘴里千好万好的姑娘,钱招娣也没法信得过,谈兴马上就消了,“李媒婆还是别打这个主意了,我这会就能给您放话,咱们家有多大的力气就娶多好的媳妇,再好的,咱家高攀不上,更没有扯着出嫁的姑奶奶来帮衬的道理,这话就是放我公爹婆婆面前,他们也只有赞同我的。”
哪怕是说让家里给阿崇在棠州买房,都不是不能商量,但开口就像攀扯小姑子,钱招娣哪里能答应?哼,亲事还没说成呢,就想着占了小姑子的房子,这往后真嫁过来了,岂不是要赖到小姑子家里去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