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木叶 21(1 / 2)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是青石房,谁愿意在半山腰,取水卖货都不方便的地方去住那个草泥混着打着混砖房。长期的没有人住,那上面的到处都长满了野草,连房顶上都有草长着。可即使是这样,那里也是村子头痛的产业。村长早就想把那个地方卖出来,可远远近近的人,谁也不愿意上去做啊。这不,木家说要分家,还说要把木叶分出去,分出去的木叶能到哪里住,肯定就是在那上面住喽。
看着木叶家就只给了房子并没有给其他吃食,让村长心里对木爹很是失望,还有人说是什么木爹 大妻说的事是真的。木爹和妾娘这才吓了一个激灵,赶紧的将家里的糠谷分了一百斤,委托村人帮这种粮抬上了那个半山腰。糠谷打出来也就60斤大米,但一个人吃,总要维持好几个月。木爹说分家却写了断亲书,他这是欺别人不识字,村长也不识字,可村长儿子识字。现在,村长儿子和木爹的儿子都在外面读书,没有回来。村长的儿子在镇里读书,木爹家的儿子在城里读书。村长儿子是每十天回来一次,而木爹家的儿子却要一个月才会回来一次。
村长想着,等 儿子回来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以后再改一些。却是不知道,他用了印就相当于他是同意了,而木家却因这终于能扔下这个包裹而欣喜异常。
分家了也断亲了,对于一直不开口说话的木叶,村长只是叹息着,这孩子以后要如何办,还要看她自己。糠谷虽是糠谷,可要打出来还是大米,看见不少人的眼神闪着,就知道他们在打小算盘。一个小女孩,若是不好好的打算,这粮和孩子都活不久,这世道本就不平,木家的事,还是少管吧。木家儿子写的文章,在他们小镇里被流传,连儿子的老师们都赞叹,山窝窝里真要飞出个麒麟儿来。
一行人,抬的抬粮,还有人扯拉着木叶,没看见村长只是叹气,也不敢太过于逼迫木家吗?他家儿子的大名,都从城里传到了镇里,不少人家的孩子都在镇里各个私塾里读着书,十天回来一次,每一次回来,就总是说要是木家的哥哥回家了,能去问一问学问就好了。不管她们如何说小话,木家那的老妇人总是说他们会打扰到自己儿子,从不让儿子和村子里的孩子们说话。前年,官差们来收粮,那年天灾过狠,皇家有律令,减免税率一半。可官差们欺负农人们不识字,就把减免弄成了增加。正巧,木家儿子回到家,听到了官差读的话,也拿出了邸报,让他们读。这下子,收税的官差才知道,这家就是镇里传说的农家麒麟儿。他们村的粮才按着规矩少交了多少税,就这一次,就收买了所有村人的心。
家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 如同木家那个孩子一样。面对官差不卑不亢,还能有理有据,更能拿出就是县衙都不会轻易拿得出来的邸报。而木家大妻的分家,众人心里明白,这分家和断亲没有区别了。他们是担心这个女娃娃断了那个麒麟儿的富贵路。
看着半山腰的那个房子,众人沉默了,到处是杂草丛生,到处是腐木朽渣。众人正要回去,却听到这小儿说了话。“村长,这里没法住人,我有我娘临走时,给我的几个钱,想在村里租房可行?!”村长和众人一听,均摇头。木家好不容易把她分出来,还分得这般的远,哪里会让她沾回去的。众人都想和那木家打好关系,万一以后儿子求上门去了呢。想到此,纷纷摆手,连粮的事都没有人再打主意了,那点粮和儿子的前途比较起来...众人都觉得木家的分家是自已真相了。一个两个跑得比兔子还快,只留下那女子哈哈的笑声,众人一听越发的感觉渗人,跑得更快了。
不久后,众人就看见临村的人前来木村,说是来做家具的;有不久,看见城里镇里的泥瓦工和木匠拿着工具,抬着砖瓦石头和工具向着山上而去,众人问他们,他们却不理。半山上和山间,砰砰砰乒乒乓乓的声音不时的响彻后山。
木家的麒麟儿回来后,叹息了一句,上得了半山腰,原以为是看见一个不说话的可怜妹妹,却不想被眼前的影像吓了一跳。这里到处是人,都在装修房子。还有人拿着图纸比比划划,他向人问明了情况,才知道,这里,妹妹,木叶,拿出了她娘给她的传家之宝,上了城里当了死当,换了三百两银子,包了他们来修膳此地。一砖一瓦,全包,一个月的工期,修个农家院,院里十间房,院里下都要埋上火坑线,外加打两个深水井,和十间个院外的混草屋及平出一亩土地,一共花了二百两银子。
木叶,现在就在衙门口,手里抱着一个婴孩。手里抱着的这个婴孩子出生时,看见是个女娃,就被家人给扔了出来。她刚从这家人的门口过,说要买下这个孩子,要了对方的断亲书,花了一两银。那家就推出三个孩子,说这些孩子都可以卖,一人十两就行了。木叶没有理,转头离去。
她现在就在衙门口,说要办女户。但户口里就只有她和手中的孩子,这个孩子,被木叶取名,木枝。按本朝的规定,立女户者需要交一两银子可立,有两个选项,一是终身制,一是每年制。每年制是指每年按国家规定的银子交税,没田也要交税,一年定的税是一两半。若是终身制,则是交三十两银子,就可以终身不用再交税。但要交费,比如说你要卖点山货或者农里种的庄稼,而这个费也是有每年制和终身制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