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拜谢清河叔(1 / 2)
“那你抓紧时间去?在清河叔家久坐一点,唠唠家常。”
“爸,你瘦了很多,身子骨比以前差多了。应该早点带您去中雅医院看病的,对不起!”
“孩子,你没有对不起爸,是爸不争气,拖累你了。”
“爸…”泰阳无语凝噎。
泰阳噙着泪水,提起在枫树坳路口买的礼品,转身走出了家门。
清河叔的房子在泰阳老屋后面的第三排,一栋新建不久的四层混凝土结构砖房,一楼二楼进行了简单的装修,屋前是一条窄窄的过道,容纳三人通行,这一块老地基上的房屋密密麻麻的,远处看像一堵堵墙。
泰阳小时候和玩伴经常在清河叔的老屋里玩迷藏,他还记得老屋的样子,四排结构的老木屋,盖着烧制的青瓦,第二层是通透的,堆放着干稻草和山上砍的木柴。
那个时候,枫树坳村遍地都是和清河叔那样的老屋,乡亲们贫苦日子最直接的体现,住这么差的老屋,经济条件能好到哪里去。
而现在,泰阳在路上基本看不见有多少老屋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清河叔这样新建的混凝土结构的砖屋,存在的老屋,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更多的是一种古老情感的寄托、一份儿时记忆的遗存。
时代发展的很快,村庄大变了模样,他小时候经常玩的事已经消失了,如今的小孩玩的是网络化的东西。
他很快就走到了清河叔的屋里。
短短的路程,也碰到了几个在玩耍的小孩,可是,泰阳一个都不认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说的就是泰阳这种人。
农村的经济条件改善,是用无数的离别和很多文化的丧失换取的,看到的基本上是些鹤发、童颜,留守老人、儿童成了一种常态,星光下晒谷场上的热闹场面,沦为一年都没几次的怪像。
泰阳喜欢儿时的生活,但是,不喜欢儿时的贫困和闭塞。尽管现在有诸多不好,若要选择,他愿活在当下。因为只要你不放弃不抛弃你的梦想,你总有实现的一天。
很多乡亲实现了建房的梦、买车的梦、旅游的梦、富起来的梦…,泰阳有梦,父亲也有梦,有时候不清晰没关系,梦就是把一个个小愿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不是大富大贵才叫梦。
泰阳就想带父亲去中雅医院,把父亲身上的病全部治好。
泰阳一进屋,就被清河叔发现了。
“叔,小小礼品不成敬意。”泰阳把手上提的礼品送给清河叔。
清河叔笑嘻嘻的接起,朝从厨房里出来的媳妇吩咐道:“快给侄儿倒杯茶。”
清河叔给了泰阳一把椅子,喊泰阳坐。
俩人坐着聊起了天。
“见着你爸,内心是什么感受?”
“非常的内疚,父亲明显老了,瘦弱和苍老,这是贴在病身上的两个标签,我常年没在父亲身边,错过了父亲的生病,错过了父亲的依赖…,我…,我没有尽到孝心。”
“你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你爸,我,乡亲们都知道,我们都不会怪你。
你要去外面赚钱,虽然让你照顾不了你父亲,但是赚钱本身也是一种孝心,只有赚了钱,你才有机会带你父亲去看病,去做你想做的事,确保你的孝心不落空。”
“泰阳,如果你陪在父亲身边,拿不出钱带父亲去看病,这种孝心有价值吗?”
“我…,我认为不是。”
“孝心不是关爱、陪伴就够了,孝心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并且这种行动会给父辈们带来精神财富和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