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活过八十岁就好(2 / 2)
大婶插话道:“老头子说得是事实,三头坳的那个李奶奶,九十多岁了,膝下有三子三女,每个子女都新建了三四层的楼房,可没有一个愿意接李奶奶来一起住,可怜她还住在五十年前的老土砖屋里,摸着黑生活。”
“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是传统美德,需要后代继承和发扬光大,但是,这种传统美德感觉我们那一辈比你们这一辈要强,或许,因为你们这一辈承受的生活压力太大。”
“书记说的对,我们这一辈除了建房子,还要买车子,送儿女读大学,还要出钱帮子女买房买车,开销应该是你们老一辈的几倍,而现在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做生意面对的竞争也是空前激烈,收入和支出就像一个倒置的葫芦总填不满,压力很大啊!”
“但压力大,不能成为逃避应尽责任的借口。尽孝是义务,跟你有没有压力有没有钱没太大关系。父母生病,带父母去看病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尽孝一种最实在的体现。”
“小泰言之有理。我们做长辈的这一代,都是吃过苦受过累过来的,把子女养大挺不容易,虽然没有给子女好的生活条件,但是把我们有的全给了子女,在家教这方面也没有落后,现在老了,身体有各种各样的病在所难免,我们也不指望子女发多少钱治疗,只希望子女过得好就行。”
“可是我们去医院找不到地方,也不知道医院的住院流程,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子女关心我们的,陪我们过来一起看病,要是像小泰这样尽心尽意带父亲看病,病没治就已经好了一大半。”
“病从心起,情绪不好,老是受气发怒,是诱发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书记,您千万别乱发脾气,远小人亲君子,活得洒脱一点,凡事都看开,就能长命百岁了。”
“这西山村的村民没有一个省心的,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个你死我活,我怎么做思想工作都没用。我那俩个不孝儿,都争着要我两老口出去帮忙带小孩,兄弟闹成仇家,我两老口干脆一个都不帮,在家得个耳根清净。”
“我呀,一百岁不指望,能活过八十就不错了。八十岁后,我就彻彻底底成了儿女的累赘和负担。而现在,我还能自立自理,不用看子女脸色生活。”
“书记后面说得这个确实是一个很棘手的社会问题。你们上了八十以后,子女不能远游要呆在你们身边照顾你们了,很多隐藏的家庭矛盾就激发出来,遇到子不孝的,还真不如死了算了。”
“你们这一代人不容易。跟你说,夏芳确实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孩子,在我们这个大家族里,她应该算得上最孝顺的一个。”
接下来,夏书记一边喝酒,一边聊着夏芳如何孝顺父母的故事。
“夏芳母亲去年在厂里突然晕倒,父亲在微信群里随意一说,两个兄长置若罔闻,只有夏芳听进去了,特意把母亲接到中雅医院做了全身检查,结果一查是脑血管硬化引起的晕阙…,这一次看病的钱,全是夏芳一个人出的,她差不多倾其所有,可她到最后一句怨言都没有,在她心里,母亲的健康远比金钱重要得多。”
大婶趁机感叹道:“夏芳是多么孝顺的孩子,谁要是娶了她,是谁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可她命苦呀!找的男人算个啥,连猪狗都不是,过了几年牛一般的日子,终于熬出来了,不想那段惨痛教训,想平平淡淡过现在的日子,谁知?…哎…。”
谁知背后是泰阳的故事,大婶在泰阳面前说不出口了,所以,大婶口吃起来,用一声长长的叹息表达夏芳过的不如意。
泰阳当然听得出来,大婶这声叹息是因为什么?他的内心已经起伏不定,但是,他努力的装做很平静,不让大家看到他的心慌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