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及冠(七)(1 / 2)
如果说刚刚公输一脉的十二位能工巧匠,转瞬之间便即使出鬼神莫测的泼天技艺,已是令姬霓裳有所动容,甚至不得不佩服陈念久的手段,想不到他竟连裴家这等隐世家族都能够搬来。
那么此刻韩叔叔轻描淡写的一句言语,就更无异于平地起风雷了,让姬霓裳瞬间瞪大了双眼。
她心中很清楚,如今的整个修行界,一宫二殿三宗四门,皆分属于道、兵、武三脉。
这其中,为首的太清宫,即是道门祖庭,为天下间无数修士心向往之的圣地。
而掌教姚师,更可以说是修士中的绝顶存在,即便是父皇姬轩辕、北凉王陈庆之、身边的符玺令韩叔叔、东海剑圣裴旻这等四大宗师,与他相比,仍是要差上一筹。
那毕竟可是三千年前气化三清的太上道祖的师弟啊,更是如今修行界中,唯一的圣人。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未见其人只闻其名”的绝顶存在,竟然有心要收那名不见经传的陈念久,为他的第七位徒弟。
哪怕此事还未有定论,可既然能从韩叔叔的口中说出来,怕已是捌玖不离十了。
如此,姬霓裳怎可能不震惊?
“呵,有些事,你以为是造化,可有些时候,却又未必……好了,专心看戏,后面应该有你可瞧的。”
韩恩似乎并不愿在此事上多作言语,意有所指地感叹一声后,便摇了摇头,闭目养神。
“是。”
见到韩叔叔打定主意不再开口,姬霓裳尽管心底仍有许多疑惑,但还是压了下来。只是一双凤眸,却一直盯着那道白衣身影所在的方向。
“你既为陈家之人,那么这及冠礼的主持者,自当由王府出面。若不然,别人该笑我这个做姨母的,不识礼数了。”
便在这个时候,沉默了许久的萧王妃终于开口,她微微侧过头,看了一眼陈念久身后的那副冰晶棺材,平静道,“按照以往,我北凉王府陈氏子弟的及冠礼,向来都由府中二位长者换着主持。但如今姚府君他老人家遭人暗算,那么此事,便由祀礼司掌事来做,你以为如何?”
“就听姨母的。”陈念久微微一笑。
祀礼司掌事杨廷山,为北凉王府三府、六司、七处之一的掌事,颇通礼法,虽然为人有些迂腐,但胜在刚正不阿,由此人来主持及冠礼,自是陈念久的第一人选。
当然,若是刚刚萧王妃执意不愿出面,他也绝不受制于人,无论是太玄山的大憨仙师,还是药王府管事王药师,同样可以。
今日这场及冠礼,陈念久早在半年前决意自西域返回北凉时,他就已有了计较。自从遭遇了那场至今想来都惊心动魄的围杀之局后,陈念久不介意以最大恶意来揣度人心,凡事,皆做了两手准备。
萧王妃点了点头,转身吩咐道:“杨老,这九公子的及冠礼,便要麻烦您费心了。”
“王妃严重了,此事自当是老夫的本分。”十二客卿之后,那位祀礼司掌事很快走上前来,微微笑道。
“终于开始了。”
见此一幕,场间千余人等,也不知为何,心中下意识一松。
只是,当他们看到那位一袭白衣的九公子,在与北凉王府的“一府主母”短暂言语过后,便即背道而驰,仿佛皆不愿多看对方一眼,又隐隐间有种预感,接下来的一切,怕仍旧不会顺利。
尤其是在成礼之后,便是他陈氏一族的大比,那时节还不知会生出何种事端。
……
……
关乎及冠礼的一应礼仪步骤,在场千余人都已司空见惯,说白了,无外乎是俯拜“天、地、君、亲、师”。
看着杨廷山与陈念久一同拾阶而上,踏上那座高三丈三的祭天之台,后者点上三根大香对着天地三跪九叩,插入香案炉台之上,再又焚烧黄纸以祭天、地,高扬起黄幡鼓动。
这时杨廷山抓住香案上一只拂尘,在陈念久头顶身周反复拍打,口中念念有词……如此,这天、地之祭拜便算礼成。
而接下来,就是拜君王。
可变故,却在此时出现了。
杨廷山看着陈念久执意俯身朝向东南方位,而并非帝都天启城所在的正东方向时,微不可查地蹙了蹙眉,提醒道:“九公子,方向错了。”
陈念久微微一笑,却并未依言折转身形。
“嗯?”以宋长镜为首的北凉四州官员,微微挑眉,但随即便明白了什么。
这位九公子此刻所拜的,可并非是远在天启城的雍帝,而是东南前朝大炎帝都——怒炎城。
杨廷山满脸无奈地叹了口气,下意识朝着萧王妃看去,却见到后者冷眼旁观,不发一言。
反倒是那位扛纛之将冷笑连连:“怎么,难道九公子心中的君王,不是我天雍的圣主陛下不成?您此刻面向东南方位,莫非要拜祭那前朝炎帝,你的外公?呵,如今定安公主与符玺令韩先生皆在此间,九公子,有些行事,可不要轻易让人怀疑,您有谋反之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