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等着!(1 / 2)
文彬打开前几天完成的脱贫、巩固计划初稿,想制订得再详细些。明年是合作社成立后第一年规划种植,划规的区域、面积,种植的种类、分布,以及种子的品类、肥料的使用、地膜的铺设等,都需要计划到位,尽量用准确的数字说话,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打消社里成员的顾虑,带动他们一起参与到合作社的规模种植中。
文彬理解社员们的顾虑,将自家90%的土地集中种植两种农作物,一旦有个闪失,一年的收入就基本泡汤了。合作社能给什么保障?种子、肥料、地膜依靠种子公司,没有水利工程靠天然降水,只能在销售渠道上想办法,保证社员们产下的粮食能卖出去、价钱合理。
有谋带头建起的粮食储存、收购点只起调节作用,没有吞下全村所产玉米、谷子的能力,最好的途径还是找大公司回购,可去哪儿找呢?
近两天,文彬联系了好多人,至今没有音信。他将30多页的计划从前到后看了一遍,修改了几处细节,一抬头,李昕雨在桌对面站着入神地看着他。
文彬倒有些不自然,要去给她倒水,她说喝过了。里间传出碗碟勺筷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秦露、映雪在洗锅。
“在修改什么,那么认真,”李昕雨问。“明年的脱贫、巩固计划。”“能发我一份吗?”“可以,这要不是加密文件,用微信还是U盘?”“微信吧,方便联系,或许回去还得向你要材料。”
王文彬点出二维码,李昕雨扫码添加,文彬通过,她就进入了文彬的好友列表,尽管他们还没说几句话,但在网络的世界里,这不重要。
文彬接连给她传了20几个文件,包括去年的计划总结、平时的各类小结及发言材料。李昕雨向他要在大学上党课的发言稿,杨书记告诉她那次演讲非常成功,现场多数人流泪了,可惜她在刘家沟没能聆听。她还问杨书记有没有录像,杨书记说激动地忘了录。这次她一定得看看这份演讲稿。
文彬说当时没准备发言稿,即兴演讲。她说:“那你回忆回忆,整理一下,我等着。”等着?
王文彬撩起眼看了看她志在必得的执着劲儿,只好新建一份文档开始边忆边写。
李昕雨坐下来,打开王文彬刚传来的文件,一页一页地仔细阅读。她发现这些材料是骨,搭建起他一年的工作框架,但缺少血肉经脉,而三天实地采访所知正是血肉经脉,两方面结合一个鲜活的“第一书记”的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眼前。她抬头又看了王文彬一眼,他依旧在专心地忆写演讲稿,神色时而凝重时而轻松,仿佛又一次置身于会场热烈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