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指导大佬(2 / 2)
成瑶唱周星星的歌应该没问题。
就是《光亮》可能不符合专辑曲风,所以当时也没抱很大希望能进专辑。
没想到周庆农还真有眼光。
“是的,飞飞老师你真不愧是大才,替成瑶规划了完美的开局。”
周庆农忍不住感叹。
“?”
林云书看到这消息属实是不理解了,自己怎么就给成瑶完美开局了?
难道是因为专辑的歌都好听?
“情歌,民谣,国风,让听众看到了一个无限可能的成瑶,我对飞飞老师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看到周庆农发来的消息,林云书一脸黑线。
我可真没想这么多。
还有我发给你的第二首歌是情歌啊,你特么怎么给改成民谣了?
算了,等成品出来后再看吧,说不定效果会更好呢。
只是刚把飞飞老师的称呼纠正,你怎么又叫上了。
“呵呵,周哥过奖了。不知道《光亮》出了什么问题呢?”
林云书赶快把话题拉了回来。
如果说周庆农有疑惑的,应该就是戏曲唱腔部分吧。
“我给您发一版我初编的《光亮》,您看看哪里需要修正。”
周庆农微信很快就回了过来。
“好。”
林云书看了下时间,对冯冰示意了下自己先去上厕所。
于是夹着书本从后门走了出去。
等出了教室,坐在教学楼下的花坛前,戴上耳机打开了音乐。
“海上,一阵风吹起。
白云涌向陆地,季风带走沙粒~”
旋律很熟悉,但编曲好似真有问题。
试唱员的声线很接近成瑶,唱功没问题。
林云书越听眉头皱的越深,前半段听起来,怎么形容,没有原唱的厚重感。
整个曲调偏单薄,感觉气势似乎就下来了。
等林云书听到戏曲念白时就绷不住了,这特么是哪个地方的剧种,怎么这么软?
是沪剧?
听到最后戏曲唱腔部分,果然是沪剧。
林云书有些哭笑不得,怪自己当时没写清楚。
这首歌问题很大啊。
林云书看了下时间,现在回教室恐怕也学不到什么了。
背起书包然后走向停车场,朝戏曲学院开去了。
和周庆农直接讲解太费劲,还不如拉个戏曲学院的学生给唱一遍。
自己虽然唱的不好,但能唱出个大概,让戏曲学院照唱一遍完全没问题。
中午的时候林云书就录好了戏曲念白和说唱。
至于曲调单薄,林云书反复又听了几遍后突然想到了当初在看歌曲介绍时说用到了古埙,周庆农的编曲好像并未用到。
“周哥,我录了新的戏曲念白和唱腔,你听听看可以不可以。”
林云书发完消息后便把用手机录的戏曲部分发了过去。
然后想了下又发了一条消息。
“整首歌感觉有点单薄,没有历史的厚重感。可以试着以古埙打底,可以让整首歌层次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