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字迹(1 / 2)
嫦善就在汝宁后侧站着,她已换了身宫人打扮,只是汝宁为彰显她比另外几个都重要些,就给她在两个发髻尖插了两个猫睛石的钗簪。
汝宁听完利川公主说话,还是没懂她什么意思,悄悄回头跟嫦善商讨,“反正我是很惧冷的,估计再过个一个多月,夜里就要烧暖盆了,你呢,怕不怕?”
嫦善无暇想这些有的没的,她现在满脑子都是那会齐慈霖说的话,刘子厌为何要轻骑先行,她一时琢磨不明白,只好随口应付一句。
“以前很少烧炭,冬天冷了最多也就是多穿些,况且现在在公府,婢女都是照着一等二等的月例发钱,有时候若是一等的房中还没取热,二等的丫头先偷着烧了炭,若是被人知道,是要挨骂的。”
“啊?”汝宁吃惊,想起嫦善以前在公府,也不过是个最可怜的小婢女,于是顺口安慰她。
“以后就好了,这次出宫前,我听来母后口中的意思,宴席上那事情,估计不会追责到公府头上,毕竟并公府本意,既然如此,你又救了我,肯定日后会赏赐你的,到时候你就再也不用看其他人的脸色了!”
利川公主听着这话,很是不赞同,但这里人多口杂,她一时只能淡淡看了眼汝宁,后者悻悻闭嘴,带着嫦善往后面退开两步。
因为这山异常耸高,偏偏又是出入来往此地的关窍处,多年来,穿行的人渐渐辟出一条道来,围着山低腰处,但路很狭窄,大都是车夫走卒穿行,来往官府因为熟知地形,也都是骑马。
所以太子这一行那些车驾,就得另外绕极远的路才能出入,所幸这地不大,此时天还没黑,几位贵人也算有兴致,所以就一概决定徒步绕山去那琊县。
虽说也就是大半个时辰的工夫,但是汝宁从小哪走过这么难走的地方,一路上连连哀叹。
等好不容易进了琊县的郡城里,早就预备着迎接的官员上前跪迎后,将一众人迎入早就预备好的一处宅子。
府宅是数年前一位读书人所有,他祖上十分富裕,到了他这一辈,当年赴京科举数次,次次都隔一段时间就悄无声息的回来。
而且从那时之后,这读书人日日朝县里递状纸,诉求无一不是请县府上谏朝廷,如今天下朝官没有一个配得上清廉二字,请圣上革新历令,告之天下读书人,要自行捐出大半俸禄,还要下死令,贪一个杀一个。
这肯定没人愿意理他,这读书人自觉无人懂自己,也不知道那一天,离开后就再没回来,久而久之的,官府就以为他死在他乡,所以将这地方收了来。
宅子倒是十分宽敞,亭台水榭的都十分讲究,只是汝宁没有心思看这些,她累的不行,等一切应付完事后,天刚刚见黑,她就被宫人服侍着睡了。
这次嫦善有间自己的侧屋,她在里面坐了一会,等到月渐明,门上传来细微的敲门声。
她实在是每日疲于应付那人,可是偏偏还躲不过去,只能磨磨蹭蹭的盯着桌上的两个小巧瓷瓶看了片刻,等外面敲门声又响起时,嫦善才开了门。
是桑嬷嬷,她倒是没多说什么,甚至还皱着眉头看了眼嫦善穿的衣裳,一边带路一边絮絮,“宫里衣服总是勒这么紧,这样虽说纤细,但也实在是不舒服……”
嫦善自己不觉着,她低头看看,小声解释了句,“倒也不勒,是这料子好,看起来跟以前穿的不一样的缘故。”
桑嬷嬷脚步细碎且快,一点动静都没有,上一世嫦善被她专门教过,练了好些天,好歹能跟上她了。
只是练的腿实在酸软,再加上她体质平平,夜里就容易抽筋,疼的睡中惊醒过来,次数多了她就抹泪,被齐慈霖给看到了,问明原委后,他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