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兰亭集序,假托古人(1 / 2)
幸亏自己早就找好了借口。
周原嘿嘿笑了声,“张老,诗歌都是借古喻古的,而且有些诗词写的时候,就是为了当做故事来讲述的。”
张士逊顿时恍然,这才点点头,“历史上倒也确实有这种君王,如果按照故事来看,倒也不错!”
张士逊一边看一边点头,“不错,不错,措词简直犹如神来之笔!”
“尤其是最后这几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最后的这几句,将君王的爱情彻底升华,绝对的点睛之笔!”
“还有这首《春江花月夜》,处处月光,处处情思,有怀念,有惆怅,人来人去,只留江月长存!”
“这首《琵琶行》,这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直接将琵琶曲中真意尽情诠释,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张士逊说着,忍不住抬起头来。
“周原,我听说杨彦龙他们还跟你合奏了几首传统乐器的曲子,你也是有感而发创作的吧?”
周原能说什么,只能点点头笑道,“张老果然目光如炬,我这点小心思肯定瞒不住您的眼光!”
张士逊哈哈大笑了几声,继续低头翻阅。
尤其是当看到那首《水调歌头》的时候,张士逊的神色变得有些激动。
“这,这首词简直是绝了!
这绝对是借月咏情的经典之作,实在是,任何词藻都无法形容这首词的美,简直是美不胜收,余韵无穷!
尤其是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将整首诗升华到了一个穷尽咏月的程度!”
“还有这首词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张士逊不住晃着脑袋感慨,“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创作出如此精炼,却又有如此深意的诗词来的!”
再往后看,不论是边塞诗,还是其他几首唐诗宋词,篇篇都是周原特意挑选出来的经典。
搞得张士逊看了周原这么多的作品,都有些词穷了。
张士逊意犹未尽的放下书稿,这才说道。
“周原小友,你的诗词造诣,绝对超越了整个大夏所有诗词大家,这一点我敢打包票保证,我甚至都想要给你这诗集写一篇序,却有种无从下笔的感觉!”
周原这时忽然笑起来。
“张老,其实我已经假托古人,写了一篇兰亭诗集的序,您要不要看一下?”
张士逊当即点头,“当然要看,凭你的文采,这篇序文也肯定值得好好鉴赏一番的!”
周原也不废话,直接将周原这篇《兰亭序》取出来。
之前吕玉刚提到给冯云波带什么伴手礼的时候,周原想到了写一幅书法,这次刚好借着拜访张士逊张老的时候,周原以仿照王羲之的书法神韵,完成了这篇《兰亭序》。
王羲之的草书巅峰,就是这篇《兰亭序》,周原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除了其中涉及到年代的词句稍微了调整之外,其他一切照旧。
当这篇《兰亭序》的字徐徐展开,张士逊也站直了身躯,目光中闪烁着精光。
“周原小友,你这草书造诣之深,简直叹为观止,这篇字可否忍痛割爱?”
没等张士逊说完,周原便笑起来。
“张老您这话说的就见外了,且不说麦子现在就在我的工作室做演员,在小子遇到麻烦的时候,您可没少帮忙,这幅字我带过来,就是为了当做礼物送给您的,只不过来的有些匆忙,如何装裱就要张老您自己费点心思了!”
张士逊哈哈大笑起来,“装裱的事情我会搞定,这幅字简直是草书中的经典之作,你真得舍得?”
周原也笑道,“我要是想要,我再写一副就是了,不过这一副是我第一次落笔,倒也算是有点意义,送给张老也是物有所值!”
“那我就不客气笑纳了!”
张士逊满面红光笑着把这副字收了起来。
小心翼翼的把这幅字画放好之后,张士逊才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