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告诉太子,咱想出去喝酒了(2 / 2)
“既然知道了陛下的意思,那就有了应对办法了。”
胡惟庸如获至宝,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
诚意伯府。
刘伯温回去之后,便一直心事重重。
因为他觉得,今天的陛下,有大不同。
“奇哉!奇哉!”
“陛下的进步,何其神速也!”
他心中回想着今天陛下所教道理:
兼并永远无法解决,只有以此为前提,方可再考虑解决兼并。
此等充满哲思的言语,堪破千古,震撼人心。
刘伯温觉得,陛下能有此变化,只有两个解释。
一,陛下真的是顿悟了。
二,陛下遇到了高人。
而且,后者应该更有可能!!
“难道,陛下真的受到了某位高人的指点?”
“会是谁呢?”
“难道,宋濂、叶琛他们又给陛下推荐隐居的人才了?或者,是天界寺的某位高僧?!”
“如果真的此行高人,我怎么会不知?”
刘伯温一时想不明白。
在他的交友圈中,觉得没有一个人会有这种觉悟,就算有,也不敢和朱元璋直说。
如果真有那样的人,不管是才华还是胆识,都让刘伯温敬佩。
但刘伯温觉得,这样的人,大明是不允许存在的。
“也罢,可能是陛下的灵光乍现罢。”
“还是得先把陛下的问题给解决了。”
……
翌日拂晓。
静心殿中。
朱元璋刚刚醒来,来不及吃饭,就让太监把奏折给抱了过来。
直接在床前批改起来。
而刘伯温三人的奏折,也纷纷呈了上来。
李善长和胡惟庸所讲的,依然还是老生常谈的东西。
无非就是厘清田亩、均分土地。
当然,着重讲了打压富商士族、带领富绅为前线捐款之事。
而且还要顺便搞一些明争暗斗。
“臣胡惟庸建议,应当继续瓜分富商土地,尤其是江南、浙东那些富商。”
“臣李善长启奏,制定法律,兼并者,从严处理。”
浙东,那是刘伯温的势力范围。
李善长胡惟庸借着这个机会地,还要打压刘伯温。
“臣刘伯温进谏,自古以来,天下都是征收人头税。”
“以至于王朝后期,天下生民占据一成的土地,却要承担九成的税赋,被逼起义。”
“臣大胆请奏,花三年的时间,厘清田亩,将人头税,改为田地税。”
“从此之后,地多的多交税,地少的少交税,无地的不交税,土地兼并速度,自然也会减缓。”
刘伯温的这封建议,相当惊世骇俗。
这是昨天夜里,他深受陛下的启发,才连夜苦思冥想出来的改革。
朱元璋看着这个奏折,双手都在发抖。
确实是打破了以前的思维惯性。
彻底改变了收税的方式。
但是。
地多的多交税?
谁的地多?当然是勋贵百官!!
这种收法,能收的上来?
想要推行下去,怕是又要一波大清洗啊。
刘伯温你快退休了,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
也不考虑考虑这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不行,全都不行。”
这三人的建议,正好是上中下三策。
也许是预期太高,朱元璋对三人的建议,都不满意。
马上又让太监去东宫找朱标。
“告诉太子,咱想出去喝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