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辽东,天下战乱的晴雨表(2 / 2)
辽东。
辽阔的白山黑土间。
一只海东青,扭动着机敏的脖颈,警戒地看着远方的部队。
如此浩荡的部队,在如此人迹罕至之地,自然是少见。
但这至部队,依然还保持着相当整齐的步伐。
旌旗烈烈。
盔甲声锵锵。
队伍前排的地方,一匹雄壮白马上,挺立着一个面容坚毅的男子。
他正是魏国公徐达,与朱元璋同乡。
开国元勋之首。
如此总督北方战事。
与北元的一战,大捷凯旋。
从此,把北元赶出了辽东之地。
大明也开始经略辽东。
不过,这一次大军沿着辽东的路回到大明的时候。
徐达见到一路上,人迹罕至之景,不禁疑惑起来。
“我记得,元末至正年间,红巾军打到辽东,此地尚有很多百姓,他们修建坞堡,共同抵御外敌。”
“如今天下初定,百姓思安,怎么此地,反倒是人烟更加稀少了。”
连徐达也不禁有些惊讶。
辽东之地,确实是相当反常。
“大将军,您有所不知啊。”
一旁的副将,耿炳文,露出了和善的眼神。
他一向都是这个神色。
朱元璋都曾经说他,太过于老实,没有主见。
所以向来都只让耿炳文做副将。
之前他是跟着常遇春。
在常遇春牺牲后,又是经常跟着徐达征战。
但耿炳文有另外一个特质,让朱元璋相当喜爱。
执行力相当强,守城方面也是一绝。
而且对辽东之事,也有一些研究。
所以配合大明支柱徐达的指挥,怎一个稳字了得。
“何解?”
徐达看向对辽东事务颇有研究的耿炳文,不耻下问道。
“大将军,辽东之地,向来可以当成是天下战乱的晴雨表。”
“中原纷乱,自然会有部分百姓,逃到辽东避难。”
“待到天下安定,这些人,也会回到家乡,所以这辽东,也只是一个暂时的避难所,不可用一般思绪考量。”
耿炳文指着远处的一些遗迹说道。
那是一个被弃用的村舍。
并不是这个村舍罹难,更有可能的是,他们已经回到了大明的腹地。
“如此说来,此地人烟稀少,倒是大明安定的证明喽。”
徐达听得了耿炳文的理论之后,也是不禁思索起来。
原来,在辽东之地,还需要用反向思维来研究。
毕竟辽东苦寒,只能当临时避难之所。
但凡中原不再战乱,他们千方百计,也得回去。
二人说着,徐达还专门让手下人,去那荒弃的村舍视察一番。
不一会,那人回来。
“回大将军,那村舍之中,确实没有打斗痕迹。”
徐达听闻后,便了然地点点头。
看来刚才猜测的不错,这个村舍之人,确实是举村搬回了中原。
“大将军,还是把那村舍给捣毁的好,女真人狡猾,不能留给他们。”
耿炳文又建议道。
“这倒是不必。”
“若是那些女真人,真的愿意搬迁于此,那大明还更加方便管理他们了。”
徐达回答道。
“大将军所言,颇为有理,是我目光短浅了。”
接着,又是一阵沉默。
他们快要接近大明的土地,战士们的思乡之情,也更加浓郁了起来。
不一会,一匹快马,于大军的正前方疾驰而来。
对方是从大明方向赶来,又是大明制服,所以倒也没有人阻拦。
“大将军,京城加急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