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到底谁劝谁?(2 / 2)
“继任之初,便广邀山东六国学子入秦。”
“许以分秦重利。”
“但能强国,尽皆用之,尽皆取之。”
“山东列贤,纷纷入秦。”
嬴渠梁发布求贤令之事,惠子自然听说过。
求贤令之诚恳,确实值得尊敬。
“秦君求贤若渴,反观魏王,又是如何做的?”嬴驷反问惠施。
惠施心道:王上如何做?
挺好的呀!
老夫,不就是蒙知遇之恩?
嬴驷满脸嫌弃:“弃之如糟糠,弃之如敝履!”
嬴驷此话一出,惠施不吭声了。
眸子顿时暗淡下来。
知遇之恩不假,可是说弃他是真的弃呀!
“魏王如此做法,令人寒心呐!”
嬴驷得理不饶人,不忘给惠施心里又补一刀。
寒心,可不是令人寒心!
面对公子卬的无端诘责,王上他只是粗暴把老夫推出来。
出使前还说老夫是国之重臣,出使后便成了这事总得有人承担。
而这承担之人,便是老夫!
王上,弃惠施如敝履呀!
【你的话得到了惠施的认同,好感度+10!】
系统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嬴驷嘴角微微勾起。
有效果,很有效果!
继续努力!
“远的不说,就拿犀首来说吧。”
本来想说惠施,想想还是算了。
刚给他心里撒了一把盐了,再加一把实在没有必要。
万一盐加多了,那可就成腊肉了。
容易硌着牙,最后咬不动!
惠施听到犀首二字,从刚才的失落中缓过神来。
公孙衍之能,还是知道一些的。
倒要听听,王上他如何对他。
“犀首公孙衍,纵横之才,亦有上将之能!”
嬴驷脸上浮现出几分敬佩,说道:“当年河西大战,公输痤战败。”
“是谁收拢残兵,不至全军覆没?”
“是犀首!”
“河西之战过后,又是谁有条不紊供应大军粮草军需,使得大军安稳回国?”
“还是犀首!”
说到这,嬴驷满脸不忿问惠施。
“然,魏王是如何对待他的?”
“赏功封爵与犀首无关,只能成为国之假将,每日郁郁不得志!”
“在下窃为犀首不公呀!”
听到这话,惠施叹了口气。
战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乱糟糟没人收拾。
再被敌军如同驱散群蚁般追杀。
公孙衍能收拢士卒,还能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保障粮草供应,已经是难能可贵。
可谓:国之能臣。
可是战后却不得封赏,确实有些不公。
王上,你不公呀!
反观林逸,却看的十分通透。
寥寥数语,道尽了公孙衍的处境。
老夫,感同身受呀。
【你的话引起了惠施的共鸣,好感度+10!】
【恭喜宿主,将惠施的好感度提升为:坦诚相待!】
【获得奖励:造纸术!】
随着造纸术到手。嬴驷心里那块悬着的巨石,终于落地。
造纸术,这可是造纸术。
影响了华夏几千年的伟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