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有阴谋(1 / 2)
第199章 有阴谋
“铜城矿务局三十年间掘进的巷道,连起来相当于三条铜城到平京的地下隧道,所开采的煤炭,三十吨位的火车皮,可以绕地球赤道转两圈还多……”
矿上宣传部的人请省报来的记者们吃饭,上菜间隙,他解说着矿上的事。
“但煤矿就是个战场。这里每出产百万吨煤,要献出两三条人命,人没有就没有了。活着没有鲜花和锣鼓,死了也没有报告团,但工人们对这一切都视为平常,常说‘活着干,死了算’……”
“……无数人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勇敢的献身于这个事业,截止目前,国内仅国营煤矿就有四百六十多万职工,加上他们家属,总人数超过一千万,数量上已经相当于外面一个小国家了……”
是的,煤炭很重要!
没有煤,这个世界就会瘫痪。
这是田晓霞现在的认知。
没来之前,田晓霞根本不会想到,在这样的一些荒凉的山沟里,在几百米深处的地下,这些流血流汗、黑得只露出两排白牙齿的人们,竟然创造出了如此惊人的价值。
“这里的工人都是英雄,他们应该享受鲜花和掌声,那是他们该得的!”
宣传部长苦笑着说道:“别说鲜花和掌声了,连献花的姑娘都找不到。”
“怎么会?”田晓霞不大相信。
她是以己度人了。
“是真的。”老杨肯定道。“你们也下井去看了,这个工作不但又脏又累,还很危险,下井之后能不能再上来都是两说,加上工人的家属都是没有工作指标的,所以,没人愿意嫁给他们。”
宣传部长接着补充道:“所以,他们收不到爱慕英雄的少女们写来的求爱信,恰恰相反,再没有比煤矿工人找对象更难的了!”
话虽然像诗,但内容却全是苦水。
少平道:“这里工人们的收入还不错,做一个月,顶外面揽工两个月了,养家是不成任何问题的,对象之所以难找,说到底,应该一是危险,二是工作指标问题,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决吗?”
宣传部长和老杨对视一眼,对这个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后生很是敬佩。
“怎,你有想法?”老杨代问。
孙少平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危险是工作性质决定的,我是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不专业。
但想来应该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和大规模机械化采掘来降低事故率,尤其是后者,需要依赖科技的进步,但工作指标应该不是很难吧?”
宣传部长大为惊奇,听说话不外行啊,现在的小记者已经这么厉害了吗?
他看了眼老杨。
老杨秒懂,但他也好奇啊!
除了后面那句话得真实性夸大得有些让人怀疑,其它没毛病。
田晓霞已经习惯了。
孙家三兄弟就没有正常人,这个三娃常出惊人之语,平时虽不大吭声,但分析问题思路独特,说出来每每中的。
别看平日里似乎很怕她,但这小子很有主见的,拿定主意很难改变。
尤其是大事情,越大越敢做决定。
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堂堂一个大学生,居然敢请假出去揽工。
常人能想象得到?做得出来?
没办法,少平有个奇怪的二哥。
他们兄弟自小生活在一起,这么多年以来,耳闻目染之下,不知道受到过多少影响,早已变得跟原身大为不同。
跟少安一样,孙少平也进化了。
最典型的就是视野特别开阔,分析问题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很管用。
所以,尽管是外行的事,他仍然能通过数据和逻辑找到问题之关键。
宣传部长很感兴趣的问:“前者不说,工作指标的事,你有什么看法。”
煤矿是男人们的天下。
这里很难有适合女人的工作,既使有也不是很多,大多还是宣传、机关口的岗位,都是需要一定文化水平的,根本解决不了煤矿工人们家属的问题。
工人都不识字,家属更是。
再说,煤矿也是要效益的。
“具体方法还不确定,但你刚才讲了,全国煤矿有四百六十万,将近五百万职工,算上家属超过一千万人,工人们工资不低,还敢花钱,用营销学的理论来说,这是一块巨大的市场……”